[实用新型]一种人机交互式配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2466.0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腾;吴绍冬;张雨楠;伍冯洁;谭成威;黄依伦;蔡宏业;刘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机 交互式 配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配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机交互式配药机。
背景技术
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就现中国医疗状况而言,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就诊人群,看病难成为了现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师把大量时间耗费在手工分配药物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审核医生所开处方的数种药物中是否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甚少根据病人的病历、医生的诊断,给病人提出最适合他们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指引,由此而留下很多用药安全隐患。显然改进现行配药方式以满足药师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药建议,成为了我国医疗改革很重要的一步。
目前,我国医院药房运用自动化配药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得到普及与广泛宣传,部分三甲大医院已经配备有能自动出药的设备,但缺点为只能配送盒装药物,颗粒散装以及袋装粉末中药仍然需要人工抓药打包,且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生成药单,检单,配送盒装、瓶装、袋装药物以及散装药丸的自动配药系统,且本配药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构造成本低的人机交互式配药机。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配药机只能配送盒装药物,颗粒散装以及袋装粉末中药仍然需要人工抓药打包,且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机交互式配药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人机交互平台和与人机交互平台连接的药物输送机械结构,以及与人机交互平台连接的二维码扫描仪;所述药物输送机械结构包括模块化的外壳和支架,以及位于支架内的配药输送装置;所述配药输送装置设有盒装药物配药机构和药物传送机构,盒装药物配药机构 位于药物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盒装药物配药机构包括底座和通道,步进电机安装在该底座,步进电机在通道两侧安置的齿条和齿轮,在通道的两侧放置有两块可伸缩挡片。
进一步,所述配药输送装置还设有瓶装药物配药机构,瓶装药物配送机构与盒装药物配送机构的结构相同,通道的宽度不同。
进一步,所述配药输送装置还设有散装药物配药机构,散装药物配药机构设有漏斗和转盘,转盘位于漏斗的漏口的下方,转盘的出口处设有光电门。
进一步,所述转盘内部设有涡旋式螺纹,螺纹通过四个分布均匀的固定块固定在转盘内部,光电门位于螺纹的出口处。
进一步,所述配药输送装置还设有袋装药物配药机构,袋装药物配药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和与其连接的滚轮组成的滚轮模块,以及第二步进电机通过丝杆与刀头连接的剪切模块,滚轮模块位于剪切模块后方。
进一步,所述步进电机都是固定在结构相同的固定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药物传送机构设有传送皮带和驱动电机,在传送皮带的输出端设有药物放置平台或漏斗包装袋。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平台包括开药PC界面、触摸液晶屏和处理器,开药PC界面、触摸液晶屏和二维码扫描仪分别与处理器连接。触摸液晶屏采用STM32F4自带的FSMC接口模拟80并口驱动,配合外部SRAM,构建出更友好、方便、流畅的人机交互平台,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地,所述开药PC界面与医院后台数据库连接,医生通过此操作界面录入病人基本信息以及药物数量,后台数据库正确记录药单信息,并且在病人完成缴费后能正确无误生成并打印唯一可用的二维码。后台数据库部分主要对药单信息,二维码信息进行存储记录,负责对二维码扫描仪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比对,提高了配药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机交互式配药机设计简单科学,自动生成药单,检单,配送盒装、瓶装、袋装药物以及散装药丸的自动配药系统, 且本配药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构造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小型医院,特别是社区医院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人机交互式配药机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人机交互式配药机的转盘示意图;
图3为图1人机交互式配药机流程示意图;
图4为人机交互式配药机的药物输送机械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2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型的电子计算器
- 下一篇:一种微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