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子俘获治疗的中子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7273.4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瑶天纳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3/06 | 分类号: | H05H3/06;H05H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子 俘获 治疗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子发生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子俘获治疗的中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由美国生物物理学家G. L. Locher于1936年首次提出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把硼选择性地浓集于某种肿瘤内,然后用热中子照射它,就能有效的杀灭肿瘤细胞。虽然经过几十年研究,但中子俘获治疗肿瘤并未投入临床应用,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是中子源。中子源获得的途径有核反应堆、中子发生器、静电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等。但在现有技术中,反应堆中子源将可能产生环境污染、辐射防护也很困难;静电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等形成的中子源存在体积大、价格高、结构复杂的问题。
2000年,美国Verbeke JM,等人在Appl Radiat Isot 期刊53卷第801–809页发表了题为“密封加速器管中子发生器的研制”(“Development of a sealed-accelerator-tube neutron generator”)的文章,介绍了小型密封氘氚中子源,通过该小型密封氘氚中子源产生的高能中子经过慢化后,实现对肿瘤进行热中子俘获治疗,但该技术存在缺点是:氚会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且由于该中子源是密封的结构,该密封结构使中子源工作寿命较短。
并且通过该文章推算,氘氘中子产额达到1012n/s才能用于中子俘获治疗肿瘤研究,而现有小型中子发生器存在氘氘中子产额不够高,并不能安装在医院用于中子俘获治疗肿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氘氘中子发生器的体积大、结构复杂、产额小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中子俘获治疗的中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中子俘获治疗的中子发生器,包括真空腔体,设置在真空腔体上的抽真空系统,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靶系统,产生氘离子并将氘离子引出到靶系统上的离子源系统。
所述离子源系统包括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放电室,设置在放电室上的引出电极;所述引出电极为多孔,这些孔均匀分布在放电室一周的侧壁;所述靶系统包括位于真空腔体内且围绕放电室一周设置的靶件,靶件与负高压电源连接。
通过本发明中引出电极360度均匀分布在放电室侧壁上的设置,能增大引出的氘离子束流,同时使引出的氘离子束流均匀分布打击到靶件上,同时,由于靶件和放电室之间无须设置抑制电极,可以最大化的减小放电室与靶件之间的间隙,进而无需采用复杂的强流离子束聚焦装置。同时,通过靶件围绕放电室一周设置的方式,使靶面积很大,可以承受大的功率容量,进而能保证引出的氘离子束流全部均匀地打在靶件上,在减小体积的同时增大引出的氘离子束流。检测发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使引出的氘离子束流可达1.5A,氘氘中子产额可达到1012n/s量级,满足用于中子俘获治疗肿瘤研究的条件,效果十分显著。
进一步,所述离子源系统还包括微波发生器,一端与微波发生器连接,另一端延伸到放电室内的波导,设置在波导上的微波调谐器,与波导连接的环形器,通过连接管与放电室连通的氘气瓶,设置在真空腔体上或真空腔体外的陶瓷绝缘体,以及用于产生作用于放电室的磁场的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功率微波离子源,因而其工作寿命长、性能稳定、无极、耐腐蚀、能在低真空下工作。且本实用新型中微波发生器产生频率为2.45GHz、功率为3kW的微波,经波导传输到放电室,在放电室中,电子在永磁体形成的磁场中沿磁场线作回旋运动,产生电子回旋共振条件,电子和氘原子的碰撞过程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被限制在磁场中,磁场的综合作用导致等离子体有一个较长的约束时间,进而增加了碰撞几率,得到高密度的氘离子,微波离子源产生的电流密度比高频离子源大两个数量级以上。
并且,通过永磁体位置和结构的优化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仅仅能将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作用到放电室内,使产生的磁场满足电子回旋共振条件,同时还能形成磁绝缘效应,抑制二次电子,效果更加显著。
优选地,陶瓷绝缘体、放电室和靶件同轴设置,陶瓷绝缘体、放电室和靶件均设置为筒状结构,靶件位于陶瓷绝缘体内,放电室位于靶件内,该永磁体位于真空腔体外,陶瓷绝缘体的直径不超过300mm。通过上述设置,能使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可以完全作用到放电室内。本发明中该引出电极设置在低电位,而靶件设置为高电位,通过本实用新型靶件结构的优化设置,可以采用同一负高压电源对氘离子进行引出和加速,因而简化了高压设备,进一步减小本发明的体积。
更为优选地,陶瓷绝缘体和靶件均为横截面呈圆形的筒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瑶天纳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瑶天纳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7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