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3910.0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征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征春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B01D63/08;C02F1/0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661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低温 微负压 减压 蒸发 浓缩 系统 | ||
1.一种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液循环单元,包括:料液循环槽,至少用以容置料液;
蒸发膜组,至少用以将从料液循环槽输入的料液中的部分或全部挥发性组分蒸发形成蒸气并输送至冷凝单元,而将浓缩的料液返输至料液循环槽中;
冷凝单元,包括:
冷凝装置,至少用以将输入冷凝单元的蒸气冷凝形成蒸馏液并输往蒸馏液槽,
蒸馏液槽,至少用以容置所述蒸馏液,
冷凝液循环槽,至少用以向所述冷凝装置供给相对较冷的冷凝液和收集所述冷凝装置输出的相对较热的冷凝液;
以及,热能供给-回收单元,至少用以从所述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的包含供给吸收循环热能的功能单元中回收热能,以及向所述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的需要补充热能的功能单元中提供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膜组包括壳体及复数组蒸发膜片,该复数组蒸发膜片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复数个腔室内,相邻腔室彼此密封隔离,每一腔室包括被所述蒸发膜片分隔的料液蒸发室和汽化真空室;所述料液蒸发室的料液入口和料液出口均与料液循环槽连通,所述汽化真空室的蒸汽出口与冷凝装置的蒸汽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腔室之间设有真空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组蒸发膜片并行设置,且所有料液蒸发室的料液进口并联设置,料液出口亦并联设置,同时所有汽化真空室的蒸汽出口也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膜片包括纳米蒸发膜和与所述纳米蒸发膜固定连接的蒸发膜加强固定网,所述蒸发膜片两端分别经第一蒸发膜固定机构和第二蒸发膜固定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蒸发膜固定机构上分布有所述料液蒸发室的料液入口和所述汽化真空室的蒸汽出口,所述第二蒸发膜固定机构上分布所述料液蒸发室的料液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膜固定机构或第二蒸发膜固定机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组合卡口和第二密封组合卡口,其中一个第一蒸发膜固定机构或第二蒸发膜固定机构的第一密封组合卡口能够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一蒸发膜固定机构或第二蒸发膜固定机构的第二密封组合卡口密封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泵机和与热泵机连接的料液存储桶,所述料液存储桶与料液循环槽连通,所述热泵机与冷凝液循环槽连接,并至少用以从所述冷凝液循环槽内的冷凝过程中回收热能以及向料液存储桶内的料液提供热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泵机,所述热泵机与冷凝液循环槽和料液循环槽连接,并至少用以从所述冷凝液循环槽内的冷凝液中回收热能以及向料液循环槽内的料液提供热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液存储桶,所述料液存储桶与料液循环槽连通,同时所述料液存储桶还与冷凝装置和/或冷凝液循环槽连接,并至少用作冷凝液在冷凝装置中回收进入冷凝装置的料液中的热能和/或从所述冷凝液循环槽内的冷凝液中回收热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低温微负压减压膜蒸发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供给-回收单元包括热泵压缩机、热泵冷凝器、膨胀阀和热泵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工质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气相热泵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工质出口与冷凝器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工质出口经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的工质入口连通,且所述膨胀阀与热泵蒸发器之间还形成有可供热泵工质循环流动的封闭通路,所述热泵蒸发器的物料入口与所述包含富余热能的功能单元的物料出口连通,且所述热泵蒸发器还具有物料出口,所述热泵冷凝器被置于所述需要补充热能的功能单元内与与所述需要补充热能的功能单元传热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征春,未经卢征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39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棉花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富硒冬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