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循环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9764.9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炳发;吴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丹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0;B66B7/02;B66B7/06;B66B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循环 电梯 | ||
1.双向循环电梯,包括曳引系统、曳引钢索、两个相同的电梯井道A、电梯井道B、两个相同的桥厢底架A、桥厢底架B及桥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曳引系统包括基座架及电动机,所述的基座架上设置有所述的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连接有减速器,所述的电动机与所述的减速器之间设置有制动装置A,所述的减速器上设置有主轴,所述减速器的左右两侧的所述主轴上分别设置有限速装置及制动装置B,所述的主轴两端各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基座架上,所述主轴的两端各设置有曳引轮,两端所述的曳引轮上各设置有两道曳引钢索槽,四条所述曳引钢索的中段分别缠绕在两端所述的曳引轮上的四道所述的曳引钢索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梯井道A与所述的电梯井道B为对称设置,所述的电梯井道A及所述的电梯井道B各设置有四根直竖的导轨槽柱,四根所述的导轨槽柱分两组对称设置,每四根所述的导轨槽柱之间各活动设置有所述的桥厢底架A及所述的桥厢底架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厢底架A及所述桥厢底架B的两侧各对称设置有组合安装条,所述的组合安装条的外端设置有限位受力头,所述限位受力头的外端设置有限位轮A,所述的限位受力头上设置有轮架,所述的轮架上设置有受力动滑轮,所述轮架一侧的左右各设置有螺孔,左右所述的螺孔中各设置有螺轴,左右所述的螺轴上各活动设置有限位轮B,每个所述的限位受力头分别在所述的导轨槽柱中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厢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固定套及连接调节头,所述的电梯井道A及所述电梯井道B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顶板,电梯井道A及电梯井道B各设置有四根直竖的导轨槽柱,安装顶板与每根导轨槽柱的连接处各设置有曳引孔,每个所述曳引孔的上端各设置有导向定滑轮,每个所述曳引孔的下端一侧各设置有所述的调节固定套,所述的调节固定套中设置有活动限位孔,所述的活动限位孔中活动设置有所述的连接调节头,所述的连接调节头上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曳引钢索的两端各设置有连接调节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向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A顶端设有四个曳引孔,在四个曳引孔上端分别设有的四个调节固定套中各设置有曳引钢索一端的连接调节头,每根所述曳引钢索的另一端向下经过受力动滑轮后,向上穿过曳引孔再经过设置在曳引孔的上端的导向定滑轮,与在另一个所述电梯井道B中的相对称的装置作相同、相对称的连接,四条所述的曳引钢索将所述的桥厢底架A与所述的桥厢底架B活动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槽柱外侧设置有多个玻璃幕支架,所述的玻璃幕支架上设置有井道玻璃幕,所述的井道玻璃幕上设置有多个自动层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厢底架A及所述的桥厢底架B上各设置有玻璃桥厢,所述的玻璃桥厢上设置有桥厢自动门,所述的电梯井道A与所述电梯井道B的下端各设置有多个缓冲器,所述的电梯井道A与所述的电梯井道B内各设置有多个接触式限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丹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丹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97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