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平台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4235.6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时代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10 | 分类号: | B24B29/10;B24B29/02;B24B27/00;B24B41/06;B24B41/00;B24B51/00;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平台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餐具生产过程中抛光工序的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餐具生产过程中,抛光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其目的是为了去除餐具在冲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毛刺等缺陷,经抛光处理后,餐具表面光亮平滑,提高了外观的美感。
传统的抛光加工过程,属于人工加工,各工序间不能自行转换衔接,单人操作1台单元抛光机,由于工序执行位多,造成大量人员投入,工作环境差,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抛光工艺生产线,利用机械手等辅助装置、配合升降横梁,自动将工件移动至各工位,可以节省人工成本,但是该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能合理的利用场地,也不能达到最佳的自动化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抛光平台控制系统,在实现自动化生产、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合理的设计设备结构,达到最优的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抛光平台控制系统,包括顺序对接的若干工位转盘;每个所述工位转盘对应若干平均分布的工位实现等分定位,每两个相互对接的工位转盘,除抛光工位外,都各有一个与对方对接的工位,每两个相互对接的工位中间都设有转换器,以实现工件从上一个转盘的工位卸料然后输送到下一个转盘的工位上料;
所述工位转盘由伺服电机控制旋转及定位,由气缸控制对应工位的夹具;所述转换器由转换器电机控制前进后退及定位,由气缸控制夹具;所述伺服电机、转换器电机、以及各气缸的电磁阀都连接PLC并受其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工位转盘所对应工位包括上料工位、卸料工位,对应上料工位设有上料气缸,对应卸料工位设有卸料气缸,所述工位转盘还设有定位气缸;所述上料气缸设有上料气缸下位传感器,所述卸料气缸设有卸料气缸下位传感器,所述定位气缸设有定位气缸下位传感器,所述各传感器连接PLC,所述PLC连接控制上料气缸电磁阀、卸料气缸电磁阀、定位气缸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工位转盘还设有用于转盘定位的转盘原点检测传感器,所述转盘原点检测传感器连接PLC。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器设有控制转换器夹具的夹料气缸、夹具定位气缸、翻转气缸,以及检测夹具运动位置的接料位传感器、中间位传感器、卸料位传感器,以及夹具定位气缸所设的夹具定位气缸下位传感器;所述各传感器连接PLC,所述PLC连接控制夹料气缸电磁阀、夹具定位气缸电磁阀、翻转气缸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工位转盘为六等分工位转盘,所有的工位转盘呈S状顺序排列,首个工位转盘对应的上料工位、卸料工位相邻设置,上料工位、卸料工位之间的4个工位都各自设置有抛光机,作为抛光工位;中间若干工位转盘各自对应的上料工位通过转换器对接上一级工位转盘对应的卸料工位,各自对应的卸料工位通过转换器对接下一级工位转盘对应的上料工位,各自上料工位、卸料工位之间设有一空工位,另3个工位都为抛光工位;最末的工位转盘为五等分工位转盘,对应的上料工位、卸料工位相邻设置,上料工位、卸料工位之间的3个工位都各作为抛光工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抛光平台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除抛光机外,仅涉及两种基本结构装置,即工位转盘及转换器,而且对这两种结构装置的操控极为简便,通过对这两种基本结构进行组合,可组装成符合任何抛光工艺要求的抛光平台,并且很方便的设计操控流程,既实现自动化生产、节省人工成本,又可以有效利用场地,达到最便捷的抛光平台的组装设计及操控,提升效率,实现最大优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位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第一部分;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第二部分;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第三部分;
图4(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第四部分;
图4(e)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第五部分;
图4(f)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第六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时代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时代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4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