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150℃耐高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0383.5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1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欧一波;王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广州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B5/08;H01B7/02;H01B7/17;H01B7/22;H01B7/04;H01B7/2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14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150 耐高温 新能源 电动汽车 车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电缆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150℃耐高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可利用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备量越来越少,新能源的发展迫在眉睫,如今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迅速,比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废气排量少,有利于环保,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车载电缆的使用必不可少,车载电缆需要应对新能源汽车内的复杂工作环境,目前使用的车载电缆一般可耐受的高温极限为125℃,但在实际使用中,车载电缆的工作环境有时会超过这个温度,这样就使得电缆的高温耐受度不足,容易引发车辆故障,现需要对车载电缆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达到150℃的高温耐受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150℃耐高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150℃耐高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编织层、绕包层以及护套,所述导体由铜单丝全同向绞合制得,所述导体外部包覆有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包覆有所述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外包覆有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外套设有所述护套,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均采为交联热塑性弹性体制得。
优选的,所述导体采用的铜单丝单丝直径为ø0.14mm,铜单丝延伸率要求一致并在25%以上,铜单丝绞合时绞合节距是股线节距的2倍。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和所述护套采用的交联热塑性弹性体为150℃辐照交联热塑性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编织层的编织丝采用ø0.12mm镀锡铜丝。
优选的,所述绕包层的绕包带采用厚度为0.025的铝塑复合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环保150℃耐高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缆使用时,本装置采用的绝缘层和护套采用将交联TPE经过辐照处理得到的具有耐受150℃温度性能的150℃辐照交联热塑性弹性体制成,而目前常规电缆的护套的温度等级为125℃,所以本装置在高温耐受能力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同时150℃辐照交联热塑性弹性体的弯曲性能、耐油等所有性能均符合QC/T 1037 道路车辆用高压电缆的使用需求,并且柔软度更好于常规电缆护套采用的交联TPE材质的柔软度,导体的铜单丝直径单丝直径为ø0.14mm,小于目前传统电缆的铜单丝直径,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的导体获得了更小的弯曲半径,进行铜单丝的绞合时采用全同向绞合方式绞合,股线与绞层采用一种更合理的节距配置,绞合节距是股线节距的2倍,达到一次束绞的效果;本装置比传统电缆的机械性能更好,同时安全性得到了改善,绝缘性非常好,同时能够耐受更高的温度,降低了电缆使用时因工作环境温度过高而引发故障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编织层,4、绕包层,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150℃耐高温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缆,包括导体1、绝缘层2、编织层3、绕包层4以及护套5,所述导体1由铜单丝全同向绞合制得,所述导体1外部包覆有所述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外包覆有所述编织层3,所述编织层3外包覆有绕包层4,所述绕包层4外套设有所述护套5,所述绝缘层2和所述护套5均采为交联热塑性弹性体制得,所述导体1采用的铜单丝单丝直径为ø0.14mm,铜单丝延伸率要求一致并在25%以上,铜单丝绞合时绞合节距是股线节距的2倍,所述绝缘层2和所述护套5采用的交联热塑性弹性体为150℃辐照交联热塑性弹性体,所述编织层3的编织丝采用ø0.12mm镀锡铜丝,所述绕包层4的绕包带采用厚度为0.025的铝塑复合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广州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广州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0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余热排出系统的隔离阀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面复合云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