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用伸缩臂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5336.X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翟惠宁;孙玉国;王海涛;刘莹莹;李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B25J18/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钻台 机器人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机辅助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用伸缩臂。
背景技术
钻井作业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风险性工程,钻井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钻井速度、钻井安全和钻井经济效益。目前,石油钻井现场起下钻作业时管柱的排放以人工操作为主。起钻时,司钻利用井架上的天车、游动滑车和大钩从井内起出管柱,由2名钻工从钻台井口用手将起出后的管柱推至管柱排放架内;下钻时,由2名钻工将管柱从管柱排放架内拉至井口位置,对准连接螺纹,以方便螺纹连接后完成下钻。完成上述起下钻作业中的管柱抓取、释放、移动、排放、定位等工作,钻井工人付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起下钻速度慢、效率低并且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人工作业事故率高,工人体力消耗大,工作条件差,工作可持续性差,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经济型差,自动化程度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用伸缩臂。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伸缩臂座(41)、主臂(42)、副臂(43)、副臂平衡臂(44)、抓手平衡臂(45),抓手平衡杠杆(46)、驱动油缸(47),所述主臂(42)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同时与抓手平衡杠杆(46)和副臂(43)铰接,副臂(43)下端与电磁抓手(50)铰接,副臂平衡臂(44)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与副臂(43)铰接,抓手平衡臂(45)设有两件,其中一件两端分别与伸缩臂座(41)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另一件的两端分别与电磁抓手(50)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驱动油缸(47)一端铰接到主臂(42),另一端铰接于副臂(43)。
上述的驱动油缸(47)驱动主臂(42)和副臂(43)产生夹角,使电磁抓手(50)可以前伸。
伸缩臂座(41)、主臂(42)、副臂(43)和副臂平衡臂(44),此四件相互铰接为四连杆机构,且当主臂(42)和副臂(43)相互运动产生夹角时,此夹角一直保持被垂面等分。
伸缩臂座(41)、主臂(42)、抓手平衡臂(45)和抓手平衡杠杆(46)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副臂(43)、抓手平衡臂(45),抓手平衡杠杆(46)和电磁抓手(50)组成同样尺寸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依靠此两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与所述四连杆机构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机械爪在同一水平面上做进退动作,此功能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工人操作更加简单直观,在控制伸缩臂使电磁抓手进退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高度变化。实现钻台管柱自动排放的全机械化连续作业,从而大幅度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降低了钻井作业的事故率,同时降低工人了工作危险性,安全性大大提高,节约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伸缩臂的伸缩位移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伸缩臂座41、主臂42、副臂43、副臂平衡臂44、抓手平衡臂45,抓手平衡杠杆46、驱动油缸47,履带式底盘10、升降台20、回转台30、伸缩臂40和电磁抓手5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用伸缩臂,包括伸缩臂座41、主臂42、副臂43、副臂平衡臂44、抓手平衡臂45,抓手平衡杠杆46、驱动油缸47,所述主臂42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同时与抓手平衡杠杆46和副臂43铰接,副臂43下端与电磁抓手50铰接,副臂平衡臂44下端与伸缩臂座41铰接,上端与副臂43铰接,抓手平衡臂45设有两件,其中一件两端分别与伸缩臂座41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另一件的两端分别与电磁抓手50和抓手平衡杠杆46铰接,驱动油缸47一端铰接到主臂42,另一端铰接于副臂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瑞奥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5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面型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大电流高频低饱和压降NPN型功率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