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9445.7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华;周琼茂;丁宇;马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优点,而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音频制品、电动工具、备用电源、车用电源系统等多个应用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锂离子电池在未来仍将保持旺盛的市场需求。
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与开路电压呈现对应的关系,因此开路电压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可以知道电池当前状态的剩余电量,测算电池的自放电率,便于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发出各种指令。同时,锂离子电池在化成后可能存在电芯腐蚀引起的漏液,从而导致电芯失效。目前检测电芯漏液情况,通常采用对电芯进行IV测试方法,即测试极耳(tap)与包装袋(Pocket)之间的电压值。因此,锂离子电池在化成工序后,需对电池进行OCV测试(开路电压测试)、IV测试(电芯检漏测试),进而将电芯进行筛选。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尺寸较多、极耳较小,给锂离子电池自动化测试设备的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目前,锂离子电池在进行OCV测试时对电池的极耳定位精度低,导致无法测出该电池的电压或测出的电压值误差大、测试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测试系统,其能实现被测试工件的快速准确定位,使用范围广,测试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压测试系统,其包括检测装置和测试装置。检测装置在电压测试过程中实时检测被测试工件的位置。测试装置包括:OCV测试机构,测出被测试工件的电压;以及测试机器人,固定连接于OCV测试机构。其中,测试机器人通信连接于检测装置并基于检测装置检测的被测试工件的位置信息以实时调整OCV测试机构的位置,从而使OCV测试机构能够与被测试工件接触以测出被测试工件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测试系统中,检测装置实时检测被测试工件的位置,实现了对被测试工件的快速准确定位,且检测装置检测出的位置信息能够实时共享给测试机器人,从而使测试机器人带动OCV测试机构移动以与被测试工件接触,进而测出被测试工件的电压,这种自动化的测试方式减少了人力投入,测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测试系统的整体装配图;
图2是图1中的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上料装置去除挡板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的第一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图1中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图1中的测试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的OCV测试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图1中的分选机器人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中的收容料盒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料装置35X方向用挡板
11支架 36Y方向用挡板
12滑轨 4检测装置
13驱动机构 41安装座
14挡板 42CCD相机
15挡板调节器 5测试装置
2传送装置51OCV测试机构
21滑板 511测试探针
22动力机构 52测试机器人
23连接板 6下料装置
231滑槽7第二定位装置
24抓取组件 8分选装置
241吸盘81分选机器人
242气缸811吸头
3第一定位装置82收容料盒
31X方向用定位块9补给回收装置
32X方向用驱动机构S第一扫码器
33Y方向用定位块B被测试工件
34Y方向用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测试系统。
参照图1至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测试系统包括检测装置4和测试装置5。检测装置4在电压测试过程中实时检测被测试工件B的位置。测试装置5包括:OCV测试机构51,测出被测试工件B的电压;以及测试机器人52,固定连接于OCV测试机构51。其中,测试机器人52通信连接于检测装置4并基于检测装置4检测的被测试工件B的位置信息以实时调整OCV测试机构51的位置,从而使OCV测试机构51能够与被测试工件B接触以测出被测试工件B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9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数据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护层环流监测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