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045.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梅玉龙;杨福华;王晓卉;毛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单燕君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调 冷却 循环 余热 利用 系统 | ||
1.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循环水系统(1)和集中热水系统(2),冷却循环水系统(1)包括冷却塔(3)、冷却水循环泵(4)和冷水机组(5),冷却循环水系统(1)还设置有冷却水补水管路(6),冷却塔(3)和冷水机组(5)通过冷却水循环泵(4)及管路相连,冷却水补水管路(6)与冷却塔(3)相连;集中热水系统(2)上设有给水进水管路(7),在给水进水管路(7)与冷却循环水系统(1)之间设有套管式换热器(8),冷水机组(5)进入冷却塔(3)的管路与套管式换热器(8)相连;在给水进水管路(7)与套管式换热器(8)之间设有余热水罐(9),余热水罐(9)与套管式换热器(8)之间设有余热循环泵(10),余热水罐(9)与套管式换热器(8)通过余热循环泵(10)及管路连接;给水进水管路(7)与余热水罐(9)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阀门和止回阀(11);集中热水系统(2)还设置有膨胀罐(12),膨胀罐(12)设于给水进水管路(7)与集中热水系统(2)的主体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进水管路(7)与余热水罐(9)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水罐(9)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水罐(9)与套管式换热器(8)形成循环管路,余热循环泵(10)设于循环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水罐(9)设有换热器出口(16)、换热器入口(17)、给水入口(18)和给水出口(19),给水进水管路(7)包括前置管路(20)、后置管路(21)和连接二者的并联管路(22),并联管路(22)与热水管形成并联结构,且在节点设有旁通阀门(13),换热器出口(16)、换热器入口(17)分别通过管路与套管式换热器(8)相连,给水入口(18)和给水出口(19)分别通过管路与前置管路(20)和后置管路(21)相连;前置管路(20)与热水罐(9)为上部和下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集中热水系统(2)上设有容积式交换器(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0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变风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装法兰及其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