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045.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梅玉龙;杨福华;王晓卉;毛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单燕君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调 冷却 循环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建的和已建成的酒店、宾馆、大型商业以及高档办公建筑等,大多设有集中空调系统和24h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空调的冷却水系统以设有冷却塔的开式水冷系统为主要方式,集中热水系统一般采用锅炉直接对各竖向分区水源直接进行加热供给。
由于专业系统分工及历史传统的习惯认知等原因,现有技术均为集中热水系统和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各自独立运行,互不相干,存在能源与水源的浪费现象,运行成本较高。
其中,在一般情况下,空调冷却循环水的进塔水温一般是37℃,出塔水温一般是32℃,通过冷却塔的蒸发冷却等效应对冷却水进行降温,把热量直接散发到空气当中,这部分巨大的热量白白损失了;而集中热水系统则需通过锅炉的加热把冷水的初始温度(一般春秋季平均为13℃,夏季平均为23℃)提升到热水系统所需的60℃,所需能耗极大。
由上所知一方面空调系统冷却水需要放出热量,集中热水系统需要吸收热量,但常规系统并没有把两个系统统筹考虑,各自独立运行,没有热能回收措施,导致能源和水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述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冷却循环水系统和集中热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泵和冷水机组,冷却循环水系统还设置有冷却水补水管路,冷却塔和冷水机组通过冷却水循环泵及管路相连,冷却水补水管路与冷却塔相连;集中热水系统上设有给水进水管路,在给水进水管路与冷却循环水系统之间设有套管式换热器,冷水机组进入冷却塔的管路与套管式换热器相连;在给水进水管路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设有余热水罐,余热水罐与套管式换热器之间设有余热循环泵,余热水罐与套管式换热器通过余热循环泵及管路连接;给水进水管路与余热水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阀门和止回阀;集中热水系统还设置有膨胀罐,膨胀罐设于给水进水管路与集中热水系统的主体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给水进水管路与余热水罐并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余热水罐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余热水罐与套管式换热器形成循环管路,余热循环泵设于循环管路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余热水罐设有换热器出口、换热器入口、给水入口和给水出口,给水进水管路包括前置管路、后置管路和连接二者的并联管路,并联管路与热水管形成并联结构,且在节点设有旁通阀门,换热器出口、换热器入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套管式换热器相连,给水入口和给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前置管路和后置管路相连;前置管路与热水罐为上部和下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集中热水系统上设有容积式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既可以重新设计,也可以在现有设备上改进,具有节能节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循环水系统,2集中热水系统,3冷却塔,4冷却水循环泵,5冷水机组,6冷却水补水管路,7给水进水管路,8套管式换热器,9余热水罐,10余热循环泵,11止回阀,12膨胀罐,13旁通阀门,14压力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换热器出口,17换热器入口,18给水入口,19给水出口,20前置管路,21后置管路,22并联管路,23容积式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变风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装法兰及其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