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导件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212.2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缪宏;生昕;刘思幸;张剑峰;张燕军;金濯;张善文;张琦;王正峰;柏甫荣;李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1/12 | 分类号: | B23K31/1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波导件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工件进行焊接时,焊接应力的存在往往容易导致焊接结构制造过程中出现焊接失稳变形和焊接冷裂纹等缺陷,尤其在铝合金等高强度材料制成的薄壁波导件中,由于波导件的强度高而密度低,随着结构壁厚的降低,焊接造成的残余压应力常导致严重的面外失稳变形,严重影响结构的尺寸稳定性和制造过程的连续性。焊缝区存在的过高残余拉伸应力,常常降低了结构服役中的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加速应力腐蚀或脆性断裂的产生,常常造成突然性的破坏事故,危害巨大。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控制焊接应力和变形普遍采用的是焊后矫正措施,这种单一方法往往存在着效率低下,费时耗资的缺点,很难达到同时控制变形和应力的满意效果。专利号为ZL200710144431.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装置,此装置采用随焊冲击旋转挤压控制焊接应力的方法,存在着冲击碾压的工作噪音大,去除残余应力效果不明显的缺陷,焊接质量不好,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波导件的焊接装置,解决结构复杂且焊接质量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焊接残余应力小,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波导件的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操作台、多自由度的机械臂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架上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连接有夹具,波导件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夹具将波导件夹紧,所述机械臂上间隔连接有图像采集器和用来焊接波导件的焊枪,所述输送装置带动操作台水平移动,所述图像采集器实时采集焊缝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焊缝信号判断焊缝质量。
本实用新型工作前,将波导件放置到操作台上,夹具将波导件两端夹紧;工作时,焊枪对波导件进行焊接,输送装置带动操作台和夹具做水平移动,在夹具的作用下,波导件做水平移动,焊枪对移动着的波导件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装置的设置使波导件在水平移动时进行焊接,使焊枪焊接时更加稳定,提高焊接质量,可应用于焊接用铝合金等高强度材料制成的波导件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安全性,所述输送装置两侧向外的机架上设有高于输送装置顶部且低于夹具顶部的限位块,夹具碰触到限位块时,控制单元控制输送装置停止运动;当夹具一侧即将超出工作区域时,夹具抵触在限位块上,输送装置停止运动,确保工作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送装置输送的可靠性,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输送带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夹具设在输送带上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夹具夹紧不同尺寸波导件的适应性,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座和自由座,所述固定座固连在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上侧设有滑轨,所述自由座可在滑轨内滑动,所述机架上设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伸出端与自由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焊缝信号控制液压推杆伸出端的伸缩以调节碾压滚轮对波导件的压力;此设计中,焊缝质量不好时,控制单元控制液压推杆的伸缩以提高夹具对波导件的夹紧力;焊缝质量合格,液压推杆不做调整。
为了进一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所述机架的最上部设有液压碾压组件,所述液压碾压组件包括液压缸,液压缸伸出端连接压杆一端,所述压杆另一端连接有碾压滚轮,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液压缸伸出端的伸缩从而调节碾压滚轮施加在波导件焊缝上的压力;此设计中,焊枪对波导件进行焊接时,碾压轮随焊对波导件进行碾压,有助于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为了保持焊缝形貌,所述碾压滚轮的圆周方向上开有环向凹槽;此设计使碾压滚轮对焊缝直接碾压,有利于保持焊缝的最佳形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碾压滚轮的侧视图。
图中:1机架,2输送装置,201电机,202输送带,203从动轮,204主动轮,3限位块,4固定座,5操作台,6波导件,7液压碾压组件,701碾压滚轮,702液压缸,703压杆,8机械臂,9图像采集器,10焊枪, 11液压推杆,12自由座,13滑轨,14控制单元,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向平衡法兰焊接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环真空泵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