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摇脚踏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3739.0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嘉祥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B62K21/12;B62K21/02;B62M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脚踏 自行车 | ||
1.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前叉(2)、手摇支架(3)、手摇中轴(4)、手摇牙盘(5)、手摇曲柄(6)、手摇柄(7)、前飞轮(8)、前车轮(9)、前链条(10)、鞍座(11)、脚踏中轴(12)、脚踏牙盘(13)、脚踏曲柄(14)、脚踏柄(15)、后飞轮(16)、后车轮(17)、后链条(18),前叉(2)的转向轴插入于车架(1)的头管中,前叉(2)的转向轴上部和手摇支架(3)的下部连接,手摇中轴(4)安装于手摇支架(3)的上部,手摇牙盘(5)设置于手摇中轴(4)旁边,手摇中轴(4)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手摇曲柄(6),手摇柄(7)设置于手摇曲柄(6)的外端,前飞轮(8)设置于前车轮(9)的轮轴处,前车轮(9)的轮轴安装于前叉(2)的下部,手摇牙盘(5)通过前链条(10)和前飞轮(8)相连,鞍座(11)设置于车架(1)上,脚踏中轴(12)设置于车架(1)的下部,脚踏牙盘(13)设置于脚踏中轴(12)旁边,脚踏中轴(1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脚踏曲柄(14),脚踏柄(15)设置于脚踏曲柄(14)的外端,后飞轮(16)设置于后车轮(17)的轮轴处,后车轮(17)的轮轴安装于车架(1)的后部,脚踏牙盘(13)通过后链条(18)和后飞轮(1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手摇支架(3)的下部设置有车把(19),车把(19)的中部固定于手摇支架(3)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把(19)采用中部低两端高的U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手摇支架(3)采用倒L形手摇支架(20),倒L形手摇支架(20)包括手摇中轴安装筒(21)、手摇立杆(22)、筒杆连接装置(23),其中手摇中轴安装筒(21)位于上部,筒杆连接装置(23)位于中部,手摇立杆(22)位于下部,这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手摇立杆(22)为管状结构,手摇立杆(22)的下端设置有沿着手摇立杆方向开口的手摇立杆开口缝(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叉(2)采用后曲型前叉(25),后曲型前叉(25)包括两个后曲型叉臂(26)、前叉转向轴(27),两个后曲型叉臂(26)的顶端和前叉转向轴(2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后曲型叉臂(26)的上半部分采用向后方凸起的弯曲形结构,并且该弯曲形结构位于前叉转向轴中线延长线(28)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1)的车梁上设置有物品盛放装置(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手摇柄(7)采用人体工程学手摇柄(30),人体工程学手摇柄(30)采用梨形结构,人体工程学手摇柄(30)的摇动轴设置于梨形结构的中心轴,人体工程学手摇柄(30)上设置有左右手掌心朝向内侧相对方向抓握的手指凹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飞轮(8)采用变速飞轮,采用飞轮变速器来切换前变速飞轮的档位,后飞轮(16)采用变速飞轮,采用飞轮变速器来切换后变速飞轮的档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手摇牙盘(5)采用变速牙盘,采用牙盘变速器来切换手摇变速牙盘的档位,脚踏牙盘(13)采用变速牙盘,采用牙盘变速器来切换脚踏变速牙盘的档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体设置有手摇频率传感器、脚踏频率传感器、重力传感器、蓝牙模块、人机交互智能显示屏、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处理得到的手摇频率、脚踏频率、骑行速度、骑行里程、坡度数据显示在人机交互智能显示屏或手机APP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嘉祥,未经冯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7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