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7220.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5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庄明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明郎 |
主分类号: | G01L5/22 | 分类号: | G01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踏力感测 装置 | ||
1.一种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轴承套筒,其可旋转地支撑曲柄轴;以及
张力感应环,其环设于所述轴承套筒,且所述张力感应环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平面以设置应变计,所述应变计响应于踏力而产生变形,所述平面具有指向所述自行车后方的法线方向,所述张力感应环包含未接触于所述轴承套筒的至少一个凹陷部以及接触于所述轴承套筒的至少一个接触部,且所述接触部设置位置相对于所述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及所述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张力感应环的内圈,所述凹陷部包含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所述接触部包含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彼此交错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第一弧度,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第二弧度,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彼此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凹陷部具有第三弧度,所述第二凹陷部具有第四弧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度为180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度、所述第三弧度及所述第四弧度相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度与所述第四弧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至所述应变计的印刷电路板,其基于所述变形计算所述踏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感应环环设于所述轴承套筒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磁环编码器,其环设于所述轴承套筒的另一端,且所述磁环编码器用于侦测所述轴承套筒的转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线性编码器,其环设于所述轴承套筒的另一端,且所述线性编码器用于侦测所述轴承套筒的转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第一始点磁铁,设置于所述轴承套筒的第二表面;以及
第二始点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始点磁铁的另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张力感应环的圆心相距第一距离,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圆心相距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一距离至少大于所述第二距离0.1毫米。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筒相对于所述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为可拆卸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力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计贴附于所述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明郎,未经庄明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72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