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双层钢梁自动点焊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7918.6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1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伟;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双层 钢梁 自动 点焊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双层钢梁自动点焊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商用车双层钢梁生产线设备中,为了实现汽车双层钢梁的内、外梁点焊,目前国内几大商用车厂商多使用固定式点焊机,采用手动方式,配以简单吊运工具实现。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产品的质量不能严格保证,整个生产方式较为粗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双层钢梁自动点焊生产效率,减轻作业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提出商用车双层钢梁自动点焊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商用车双层钢梁自动点焊生产线,包括前支承辊道机构、伺服输送系统、两个翼面夹紧装置、两个腹面夹紧装置、自动点焊机、侧定位单元、摩擦驱动单元、后支承辊道机构、伺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前支承辊道机构、自动点焊机、后支承辊道机构依次连接,两个翼面夹紧装置和两个腹面夹紧装置分别对称设置于自动点焊机的前后两侧,伺服输送系统设置在前支承辊道机构的侧边;
伺服输送系统实现点焊前双层钢梁的定位输送;翼面夹紧装置及腹面夹紧装置实现点焊时,双层钢梁的内、外梁的翼面和腹面完全夹紧贴合;侧定位单元和摩擦驱动单元安装在后支承辊道机构上,侧定位单元实现点焊后双层钢梁的侧边定位,摩擦驱动单元实现点焊后双层钢梁的定位输送;
自动点焊机由点焊机和伺服单坐标滑台组成,点焊机固定在伺服单坐标十字滑台上;伺服单坐标十字滑台与伺服输送系统的定位输送方向垂直,通过两个方向的移动配合实现双层钢梁的定位点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商用车双层钢梁自动点焊生产线,通过自动代替人工方式,实现双层钢梁规模化、智能化、高标准化和产品多样化的生产,能大幅提高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电焊机及腹面夹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电焊机及腹面夹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电焊机及腹面夹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伺服输送系统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伺服输送系统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伺服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翼面夹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摩擦驱动单元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摩擦驱动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商用车双层钢梁自动点焊生产线,包括前支承辊道机构1、伺服输送系统2、两个翼面夹紧装置3、两个腹面夹紧装置4、自动点焊机5、侧定位单元6、摩擦驱动单元7、后支承辊道机构8、伺服控制系统(图中没有表达),前支承辊道机构1、自动点焊机5、后支承辊道机构8依次连接,两个翼面夹紧装置3和两个腹面夹紧装置4分别对称设置于自动点焊机5的前后两侧,伺服输送系统2设置在前支承辊道机构1的侧边;
伺服输送系统2实现点焊前双层钢梁的定位输送;翼面夹紧装置3及腹面夹紧装置4实现点焊时,双层钢梁的内、外梁的翼面和腹面完全夹紧贴合;侧定位单元6和摩擦驱动单元7安装在后支承辊道机构上,侧定位单元6实现点焊后双层钢梁的侧边定位,摩擦驱动单元7实现点焊后双层钢梁A的定位输送;
如图1-图5所示,自动点焊机由点焊机502和伺服单坐标滑台501组成,点焊机502固定在伺服单坐标十字滑台501上;伺服单坐标十字滑台501与伺服输送系统2的定位输送方向垂直,通过两个方向的移动配合实现双层钢梁的定位点焊。
如图3-图5所示,两个腹面夹紧装置4安装在点焊机502的前后两侧,腹面夹紧装置4安装在伺服单坐标十字滑台501上;腹面夹紧装置4包括支撑梁、支撑梁上的下支撑、支撑梁上的上压块、支撑梁顶部固定有压紧气缸驱动上压块。腹面夹紧装置4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翼、腹面夹紧组件通过液压实现在点焊机点焊时,将内、外梁夹紧贴合,保证点焊质量。整个夹紧组件可前后移动,适应梁内、外侧两种定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汉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7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