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智能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9017.3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劲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智能 监管 系统 | ||
1.一种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信息收集发射站(1)和安装于车辆上的信息收集发射装置(2);其中,
所述地面信息收集发射站(1)包括安装于道路地面的信号基站(11)、覆盖若干个所述信号基站(11)的区间交控站(12)、交控总站(13),所述区间交控站(12)和所述交控总站(13)之间双向信号通信连接,所述信号基站(11)包括用于接受车辆和区间交控站(12)发送信号的信号接收器(111),与所述信号接收器(111)连接设置并用于向车辆和区间交控站(12)发送信号的信源发射器(112),以及与所述信号接收器(111)连接并用于播放所述信号接收器(111)收到信号的音视频装置(113);
所述信息收集发射装置(2)包括驾驶人身份识别装置(21),与所述驾驶人身份识别装置(21)连接的行车数据收集装置(22),与所述行车数据收集装置(22)连接并向所述信号基站(11)发送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23),与所述行车数据收集装置(22)连接的外部信息接入端口(24)和语音装置(25),用于接收所述区间交控站(12)和第三方发送信号的信号指令接收装置(26),以及连接于所述信号指令接收装置(26)和汽车电脑版油路(27)之间的油路控制装置(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基站(11)分布设置于道路地面的两侧,包括具有开口朝向道路中央的主壳体(114),所述信号接收器(111)和所述信源发射器(112)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14)内,所述音视频装置(113)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14)顶部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基站(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14)远离道路中央一侧并固定于道路地面边缘上的信号屏蔽罩(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基站(11)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信号屏蔽罩(115)上的滑动导轨(116),与所述滑动导轨(116)配合设置的行走支撑装置(117),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14)内的信号检测器(120),所述主壳体(114)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行走支撑装置(1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基站(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14)顶部的外表面上并与音视频装置(113)、信源发射器(112)均连接设置的位置传感器(118),当车辆靠近道路边缘或者检测到相邻车辆距离过近时,所述音视频装置(113)发出警报,且所述信源发射器(112)向车辆发送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基站(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14)顶部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信源发射器(112)连接设置的图像监控装置(119),并与所述音视频装置(113)联动设置,当所述音视频装置(113)报警时同时所述图像监控装置(119)进行录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收集发射装置(2)还包括与所述行车数据收集装置(22)连接的显示器(29),用于显示所述图像监控装置的录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车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交控站(12)所辖道路地面的入口设置有拦截杆装置,所述区间交控站(12)还包括与拦截杆和所述位置传感器(118)连接设置的拦截杆控制装置,当所述位置传感器(118)检测到车辆撞到道路边缘或者相邻车辆距离发生碰撞时所述拦截杆控制装置向所述拦截杆装置发送开启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劲,未经朱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90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车牌识别获取车主信息与车主联系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牌识别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