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自动线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5886.9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峰;张辉;姜德彬;生财有;胡丹;于化涛;朱春旭;黄海滨;尹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体 自动线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观防护设计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缸体加工自动线的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缸体加工自动线要实现封闭空间加工,由于是全封闭防护,所以维修,保养时,对防护拆卸,安装提出很高的要求,费时费力,防护门也不是通用结构,安装也不方便,需一个防护部件对应一个加工区域。
现有的汽车缸体自动线防护设计大部分是采用国外图纸设计,防护门偏少,对自动线的具体功能不是很清楚,没有自主设计能力,上述现有装置的问题在于:
1、防护门偏少,对于自动线零部件的维修和替换造成一定的麻烦,操作者工作效率低。
2、防护门不是通用结构,安装时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线防护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防护门偏少,对于自动线零部件的维修和替换造成一定的麻烦,操作者工作效率低,防护门不是通用结构,安装时麻烦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线防护结构,包括:自动线架体以及安装于自动线架体上对应检修位置的防护门;所述的防护门通过门框固定于自动线架体上;所述的门框底部水平设置有下接水板,所述的下接水板上焊接固定有卡接座,所述的防护门底部设置有连接座。
所述的卡接座包括用于同下接水板上部焊接固定的连接部和设置于连接部侧面的多个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上具有向内倾斜凹陷的豁口;所述的连接座包括同防护门平面呈钝角的倾斜部和用于同豁口卡接固定的卡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护门顶部同门框通过圆锁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豁口同竖直平面呈15°角倾斜。
作为优选自动线架体上设置的防护门之间采用折边放置;相邻的防护门之间一端具有U型折边,另一端具有L型折边;所述的U型折边包括底边,以及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的L型折边包括第一折边和同第一折边垂直设置的第二折边;所述的L型折边扣在U型折边内部,使第一侧边和第一折边贴合,底边和第二折边贴合。
作为优选自动线架体上同防护门垂直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侧拉门,所述的侧拉门顶部通过侧门上端固定于自动线架体上,底部通过侧门底部支撑固定于自动线架体上;所述的侧拉门侧面的门框上设置有安全锁,侧拉门上设有的安全锁插片能够插进安全锁的锁孔内锁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拉门顶部通过轴承支撑座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的滑动轴承同拉门上滑道接触滑动,所述的侧拉门底部设有的拉门下轴承同拉门下导轨接触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自动线防护结构,卡接座包括用于同下接水板上部焊接固定的连接部和设置于连接部侧面的多个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上具有向内倾斜凹陷的豁口;所述的连接座包括同防护门平面呈钝角的倾斜部和用于同豁口卡接固定的卡接部,使防护门底部能够快速安装,维修,装配,调整方便,提高加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线架体防护门的设置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线架体防护门的设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护门底部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侧拉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侧拉门端部连接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防护门的局部安装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防护门,11、第一侧边,12、底边,13、第二侧边,14、第一折边,15、第二折边,
2、卡接座,21、连接部,22、固定部,23、豁口,
3、下接水板,
4、连接座,41、倾斜部,42、卡接部,
5、圆锁,6、门框,
7、侧拉门,71、侧门上端,72、侧门底部支撑,73、安全锁,74、安全锁插片,75、轴承支撑座,76、拉门上滑道,77、滑动轴承,78、拉门下轴承,79、拉门下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5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对开拉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豆豉苏打饼干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