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电反应式可变阻尼减震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405900.5 申请日: 2016-12-21
公开(公告)号: CN206309833U 公开(公告)日: 2017-07-07
发明(设计)人: 兰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上乘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F6/00 分类号: F16F6/00;F16F9/50;F16F9/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磁电 反应式 可变 阻尼 减震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上的磁电反应式可变阻尼减震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其对减震器阻尼强弱的要求会随负载、道路状况、车速、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垂直加速度等形式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同时也会因驾驶员个性的差异而不同。当行驶状况发生变化或有调节减震器阻尼的需要时,不能相应调节阻尼强度的减震器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减震效果,会使车辆舒适性受到严重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常用的可变阻尼减震器有CDC连续减震器和MRC磁流变减震器。然而,CDC连续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电能,而MRC磁流变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电能,还需使用特殊的阻尼液。

因此,设计一种磁电反应式可变阻尼减震器,能够实现阻尼可调,且能产生电能,节约能源,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电反应式可变阻尼减震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电反应式可变阻尼减震器,用于车辆减震,其包括减震器外壳、设于减震器外壳内壁的永久磁铁套筒以及设于永久磁铁套筒内的电磁线圈活塞,所述减震器外壳的下端设有下盖,所述减震器外壳的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一圆孔,所述电磁线圈活塞上固定设有一中空的减震器杆,所述减震器杆上远离电磁线圈活塞的一端经圆孔伸出上盖,所述圆孔上设有上盖密封圈,所述减震器杆的内部设有一连接至电磁线圈活塞内部电气件的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外壳内部位于上盖内侧设有上缓冲胶块,位于下盖内侧设有下缓冲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杆内部设有一测距光纤,所述测距光纤延伸到电磁线圈活塞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活塞包括中空的T型架和复数个线圈绕组,所述减震器杆与T型架固定连接,所述T型架包括横部和垂直设于横部上的纵部,所述线圈绕组层叠套设于纵部上,所述横部设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气孔开设于横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纵部的底面上设有一导气孔,所述气孔和导气孔经T型架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杆与T型架经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包括中空的硅钢片载体,所述硅钢片载体内部均匀设有复数根由硅钢片载体中心向边缘发散的绕线分支,每一根所述绕线分支上均绕设有电磁线圈,每一根所述绕线分支上的电磁线圈绕线方向均相同,所述电磁线圈与导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包括设于电磁阀腔体内的电磁阀铁芯,所述电磁阀铁芯的顶端设有对应气孔的橡胶垫,所述电磁阀铁芯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到电磁阀铁芯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到一电磁阀密封盖,所述电磁阀密封盖位于电磁阀铁芯下方,所述电磁阀铁芯的底部设有缓冲橡胶圈,所述电磁阀内壁上位于电磁阀铁芯外围设有电磁阀电磁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活塞上还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位于复数个线圈绕组中的最下面一个线圈绕组上。

优选地,所述永久磁铁套筒由复数个永久磁铁以N极和S极交错排列的形式层叠而成,且所述永久磁铁的充磁方向水平垂直于电磁线圈活塞的中心线的长度方向,在同等长度下,所述线圈绕组的层数与永久磁铁的个数之比为3:2。

进一步地,所述永久磁铁和线圈绕组的表面敷有聚四氟乙烯石墨涂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减震器的阻尼可调,且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产生电能,并通过电路控制可以将电能存储或供给给车上的用电设备,能够节约能源;

2.本实用新型在减震器内部安装了测距光纤,能够间接测量出车辆底盘的高度,提高产品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绕组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动力装置的第一线圈绕组通电为N极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动力装置的第二线圈绕组通电为S极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动力装置的第二线圈绕组通电为S极后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动力装置的第三线圈绕组通电为N极后的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乘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上乘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5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