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8372.9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陈小迅;高磊;王必璠;林新原;郭智义;李南;欧阳凤霞;涂欣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2F1/4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15 | 代理人: | 王健,马君胜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冷却 气门 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重型柴油发动机面临着严重的气缸盖热疲劳失效问题。如何提高气缸盖的抗热疲劳性能已经成为目前中、重型柴油发动机机气缸盖设计的要点。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1413459 B,授权公告日:2010年9月1日,名称:具有双层水流通道的高强度气缸盖)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该气缸盖在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喷油器安装孔位,在气缸盖内围绕喷油器安装孔位开设有若干气道,在下底板上开设有进水孔,在上顶板上开设有出水孔,在气缸盖内围绕气道开设有冷却水腔,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冷却腔体通过中隔板分割成独立的上水腔和下水腔,中隔板的边沿与冷却水腔的侧壁一体连接,在喷油器安装孔位与气道之间的中隔板上开有连通上水腔和下水腔的连通孔。
该气缸盖通过对冷却腔的分层设计和上下腔通孔位置的合理布置,可一定程度上提升冷却效果、减小缸盖下底板和气道的热应力。但该结构的气缸盖无法对冷却水进行有效的引导, 各热关键区域的水流通道为并联通道,所有进入气缸盖的冷却水在各自流经其相近热关键区域后,便直接汇集到中部区域,从中部连通孔进入上水腔,该设计存在水流利用率低、整体冷却效果差、使用效果欠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发动机气缸盖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该气缸盖具有水流利用率高、冷却效果好、使用效果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效冷却的四气门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本体,本体的内部设有上水套和下水套,本体的中心开设有喷油器安装孔位,喷油器安装孔位内安置着喷油器套管,喷油器套管竖向贯穿上水套和下水套的中心,本体内围绕喷油器安装孔位设有四个气道,上水套和下水套与四个气道之间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下水套通过位于四个气道外侧的进水孔与冷却水进管接通,上水套通过出水孔与冷却水出管接通,上水套与下水套通过位于本体中心的水流通道接通;在下水套内,喷油器套管与靠近进水孔的某一气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中部挡水板。
优选的,中部挡水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两边沿分别同与上述指定气道相邻的另外两个气道的外壁相连,上述指定气道是指在其外壁与喷油器套管之间设置中部挡水板的那一个气道。
优选的,中部挡水板在高度方向上贯穿整个下水套。
优选的,与中部挡水板相连接并更靠近进水孔的气道的外壁与其相邻的下水套内壁之间设有外围挡水板。
优选的,外围挡水板起源于下水套的底面,高度为下水套高度的1/2~1。
优选的,上述指定气道的外壁与其相邻下水套内壁之间设有挡水筋。
优选的,挡水筋起源于下水套的底面,在高度上等于或低于下水套高度的1/2。
优选的,上水套与下水套通过位于喷油器套管与中部挡水板之间的水流通道连通。
优选的,四个气道中,靠近进水孔的两气道为进气道,远离进水孔的两气道为出气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下水套的中部设置了中部挡水板,中部挡水板可先将从外围进水孔进入气缸盖的冷却水导向下水套其他外围区域以及其中两个气道鼻梁处,然后再经另外两个气道鼻梁区集中到中部区域,最后通过设置于中部的水流通道进入上水套;如此设计,实现了气缸盖下水套热关键区域的串联冷却,大幅提高了热关键区域的冷却能力和整体的水流利用率,降低了水流组织对气缸盖铸造偏差的敏感性,进而有效降低了气缸盖的工作温度,提高了气缸盖的抗热疲劳性能。
2.本实用新型还在下水套外围设置有外围挡水板和挡水筋,通过与中部挡水板的配合与高度的布置,该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冷却水在各区域水流通道的分配比例从而迫使更多的冷却水能够顺次经过下水套中的热关键区域,能有效延长冷却水整体的流动距离;该设计进一步提高了下水套各热关键区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水流利用率,提升水流速度,降低气缸盖的工作温度,提高气缸盖的抗热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
图中:上水套1,下水套2,喷油器安装孔位3,喷油器套管4,排气道5,排气道6,进气道7,进气道8,缸盖螺栓孔9,进水孔10,中部挡水板11,水流通道12,挡水筋13,外围挡水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8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缸盖及应用该缸盖进行冷却的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气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