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阶盲埋孔高精度密度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1061.8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丁会;丁会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信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34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阶 盲埋孔 高精度 密度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阶盲埋孔高精度密度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低端的线路板产品,存在以下问题:普通低端的线路板产品生产商很多,市场竞争很激烈,产品利润低产生的效益差;普通低端的线路板产品无法满足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高速发展的状态,需求量下降;客户线路板产品设计功能要求越来越多,面积更小布线更密,已经向高精密方向发展。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3788554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一阶盲埋孔高精密线路板,内层电路板PCB,内层电路板PCB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外层电路板PCB,所述的内层电路板PCB和外层电路板PCB上分别设有线路,外层电路板PCB设置有若干盲孔,内层电路板PCB设置有若干埋孔。但是现有电路板存在着电气元件容载量有限,检测困难,散热性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一阶盲埋孔高精度密度电路板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阶盲埋孔高精度密度电路板,以解决现有电路板存在着电气元件容载量有限,检测困难,散热性差的问题。一种一阶盲埋孔高精度密度电路板,包括外悬PCB板,镂空架,PCB夹板,内置PVB板,盲孔,顶柱,散热槽,安装腔,粘接层和扣槽,所述的外悬PCB板通过镂空架支撑在PCB夹板的外侧;所述的内置PVB板设置在PCB夹板的内部;所述的盲孔设置在内置PVB板的内部;所述的顶柱支撑在外悬PCB板的外端内侧;所述的散热槽设置在PCB夹板的中部;所述的镂空架通过粘接层与外悬PCB板相连;所述的镂空架通过扣槽固定在PCB夹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镂空架外侧设置安装腔,有利于安装方便,扩大外悬PCB板1与PCB夹板的容载量。
优选的,所述的镂空架采用高度为2毫米至4毫米的钛合金支架,有利于支撑外悬PCB板,减振性较好,利于通风散热。
优选的,所述的外悬PCB板设置两个;所述的外悬PCB板1悬伸长度为1厘米至3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槽采用宽度为1厘米至2厘米的矩形通槽,有利于通风散热,延缓电气件的老化,减少电路故障。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槽设置在内置PVB板之间,便于安装检修,简化生产工艺。
优选的,所述的内置PVB板外部设置两个PCB夹板,有利于扩大了电路板的容量,提高了电路板的密集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腔设置在外悬PCB板与PCB夹板之间,有利于简化电器件的安装工艺,扩大了电气元件的容载量。
优选的,所述的盲孔埋在内置PVB板的内部;所述的盲孔内部贯串连接导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阶盲埋孔高精度密度电路板广泛应用于线路板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镂空架外侧设置安装腔,所述的外悬PCB板设置两个,所述的外悬PCB板通过顶柱与PCB夹板相连,支撑稳定,有利于安装方便,扩大外悬PCB板1与PCB夹板的容载量,减振性较好,利于通风散热,降低电路故障率。
2.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槽设置在内置PVB板的侧部,便于安装检修,简化生产工艺。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置PVB板外部设置两个PCB夹板,有利于扩大了电路板的容量,提高了电路板的密集化程度。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散热腔设置在PCB母板与PCB子板之间,有利于改善PCB母板与PCB子板的散热条件,降低故障率。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腔设置在外悬PCB板与PCB夹板之间,有利于简化电器件的安装工艺,扩大了电气元件的容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悬PCB板,2-镂空架,3-PCB夹板,4-内置PVB板,5-盲孔,6-顶柱,7-散热槽,8-安装腔,9-粘接层,10-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信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信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1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