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感知技术的全自动化湿喷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5485.8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翔;缪兵权;邓满林;范方贵;蔡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龚燕妮 |
地址: | 41011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知 技术 自动化 湿喷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感知技术的全自动化湿喷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内混凝土湿喷机主要有以下两种控制方式:
一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属于一种纯硬件控制方式,控制方式简单,故障点比较的多,智能化程度相当的低。
一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方式,以控制器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控制模块,实现对垃圾转运站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相对来说比第一种控制方式智能化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这种控制控制方式不能实现湿喷机的全自动喷射需求,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不符合湿喷机行业发展的要求。
混凝土湿喷机行业的传统产品采用的控制系统以控制器为控制核心,但是操作与维护方式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湿喷机操作手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环境比较差,具体问题如下:
1、管理方面。湿喷机施工现场专人专岗,每个岗位必须配置岗位工,劳动生产率低,岗位工人不能综合服务劳动成本比较的高。
2、设备方面。湿喷机的设备检测手段不完善、故障检测不及时,一旦出现问题,只能通知维修人员到现场判断故障点,由于湿喷机施工的特殊性,人员来回时间较长,造成故障恢复时间长,隧道施工进度影响较大。
3、安全方面。
湿喷机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光线视觉差,操作过程有其他人监护,存在人员安全隐患。设备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检测手段不完善,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存在设备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控制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感知技术的全自动化湿喷机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湿喷机控制系统操作与维护方式完全依赖于人工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物联感知技术的全自动化湿喷机控制系统,包括:
臂架动作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主泵送单元、速凝剂单元、智能诊断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臂架动作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主泵送单元、速凝剂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湿喷机的工作压力、温度、臂架油缸位移各种反馈信息,并将检测的状态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作压力、温度、油缸位移状态反馈信息、所述臂架和喷嘴位置信息及所述速凝剂配比与排量信息,向所述臂架单元、泵送单元、速凝剂单元发送操作指令;
所述臂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指令,根据湿喷要求控制臂架自动动作使喷嘴移动到需要混凝土喷射的工作面上,并将臂架的位置信息及喷嘴位置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泵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湿喷机的混泥土自动泵送动作;
所述速凝剂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湿喷机混泥土喷射速度,调节速凝剂的配比和速凝剂的排量。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传感器组和开关组,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用于湿喷机大臂、小臂以及喷嘴动作的湿喷机工作状态信息检测的压力、温度、位移传感器;
所述开关组包括所述湿喷机正常工作安全保护的限位开关、温度开关、压力开关部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预警提示单元与故障报警单元;
所述预警提示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维修指令时,提示维修信息;
所述故障报警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报警指令时,对所述湿喷机进行故障报警输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远程操作终端,所述无线远程操作终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无线远程操作终端,用于远程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操作指令,控制单元向所述臂架动作单元、泵送单元、速凝剂单元输出终端操作指令。
控制单元,在所述湿喷机工作压力、工作油温的实时采集参数与所述湿喷机对应的正常工作参数不符时,向所述湿喷机泵送单元发送压力调节指令或散热冷却指令,以使得所述工作压力和工作油温符合所述湿喷机对应的正常工作范围内;湿喷机油缸伸出长度和油缸的位置根据所述湿喷机喷嘴自动移动喷射过程,依据设定的对应关系自动调节其油缸伸缩长度与油缸的位置。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5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