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风电运维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3057.X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葛中原;王九华;崔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 | 分类号: | B63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金光军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风电运维 船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海上风电运维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风力发电处于起步阶段,包括风力发电机及其配套的装备都处在积累开发的阶段。而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更是处于摸索阶段。而且,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所占比重远远超出陆地风力发电机的运维成本。
目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的交通工具比较简单,一般采用租用渔船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趋于规范化,有些地区禁止使用渔船作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的交通工具。尽管目前有双体船投入到海上风力发电领域中,但是其数量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的需求。
现有船舶在数量上满足不了现阶段的需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船舶造价高,另一方面在于不同船型的船舶所满足的海况不一,往往出现一个风场需要不同性能的船只,这大大增加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此外,现阶段船舶在设计定型后,船舶的稳定性以及成员舒适性已经确定,无法进行进一步调整。
因此,有必要对能够满足多种海况并能在满足船舶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人员舒适性的船舶进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运维船舶。该船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在提高船舶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运维船舶,该海上风电运维船舶包括:船体、支撑机构和设置在船体两侧并与船体平行设置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其中,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另一端可移动地结合到船体,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能够沿船体的宽度方向移动而使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远离或靠近船体。
优选地,海上风电运维船舶还可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产生使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远离或靠近船体的驱动力。
优选地,驱动机构可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
优选地,第一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的一端与第二片体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的另一端与船体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的一端与第一片体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的另一端与船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支撑机构还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呈空心结构且沿船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焊接至船体。
优选地,壳体的内部可设置有连杆,并且连杆通过通孔安装在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表面之间,连杆上设置有滚轮。
优选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上分别可设置有滑轨,并且滑轨分别与滚轮配合,以引导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移动。
优选地,驱动机构可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齿轮和齿条。
优选地,齿条分别可设置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上,齿轮与齿条进行啮合,从而在电机的驱动下调节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之间的相对距离。
优选地,电机可设置在船甲板上,并且船甲板上设置有孔,齿轮通过所述孔与齿条啮合。
优选地,海上风电运维船舶还可包括船舶姿态传感器,船舶姿态传感器设置在船甲板上。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通过采用船舶姿态传感器和驱动机构来实现两个片体之间的移动,可满足多种海况,提高了船舶可作业海况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可在满足船舶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的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的推杆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3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带有聚晶工艺的双层玻璃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泥熟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