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桩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6377.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邬卡佳;张晓枫;杨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F3/90 | 分类号: | E02F3/9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桩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船舶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桩门装置。
背景技术
绞吸挖泥船具有定位准、产量高,适应的疏浚介质范围广等优点,是世界疏浚市场中的主力船型之一。
钢桩是绞吸挖泥船精确定位、高效产能的前提保证,其布置位置是绞吸挖泥船尤其是自航绞吸挖泥船设计的关键问题。对于自航绞吸挖泥船,考虑到航行性能的需要首尾部船体均设有线型。若采用钢桩设于船尾,绞刀桥架设于船首的布置方案,则会产生桥架及铰点受到的波浪冲击较大易损坏,难于控制纵向浮态以及不利于驾驶视线等种种问题。而如果采用钢桩设于船首,绞刀桥架设于船尾的布置方案,上述问题均可得到解决,但保证船体首部线型的完整性从而使船舶具备较高的航行性能,同时又可使辅钢桩能顺利完成倒/立桩动作,将是设计的一大难点。
国内现有绞吸挖泥船以非自航船型居多,且钢桩均布置于船尾,辅桩钢桩门形式较简易。尚无钢桩置于船首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实船先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桩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桩门装置,其中,包括:一门结构,所述门结构的一侧与船体铰接,所述门结构的外轮廓是船体型线的一部分;一转动油缸,所述转动油缸的缸体与船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油缸的活塞与所述门结构的靠近铰接处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一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门结构相对于所述转动油缸的另一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一锁紧油缸,所述锁紧油缸的一端与所述门结构铰接;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锁紧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一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一锁紧杠杆,所述锁紧杠杆的一端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锁紧杠杆的支点与所述门结构铰接,所述锁紧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钩;一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卡钩与所述挡块相匹配;一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与所述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导向筒设置在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锁紧油缸的一侧,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导向筒可滑动连接;若干导向环,若干所述导向环与所述门结构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导向环分别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若干所述导向环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相对于所述锁紧油缸的另一侧,所述传动杆与若干所述导向环可滑动连接。
上述钢桩门装置,其中,所述导向筒的两侧的侧面开设有导向筒通孔,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导向筒的内部的侧面开设有传动杆通孔。
上述钢桩门装置,其中,所述门结构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导向筒通孔与所述传动杆通孔重合。
上述钢桩门装置,其中,还包括:一止动楔块,所述止动楔块可依次贯穿所述导向筒通孔和所述传动杆通孔。
上述钢桩门装置,其中,还包括:若干紧固螺栓,所述船体上开设有若干贯穿的船体螺纹孔,若干所述紧固螺栓分别设置在若干所述船体螺纹孔内。
上述钢桩门装置,其中,若干所述紧固螺栓的长度均大于若干所述船体螺纹孔的长度,若干所述紧固螺栓正对于所述门结构。
上述钢桩门装置,其中,所述门结构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若干所述紧固螺栓可分别拧入若干所述螺纹孔内。
上述钢桩门装置,其中,所述门结构为箱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钢桩门结构形状,使钢桩门设置在船首时也能保证船体首部型线完整,满足船体性能要求,从而使钢桩位于船首、绞刀桥架安装于船尾的布置形式成为可能。
(2)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机构、液压油缸等,使钢桩门在船舶航行时锁紧固定,安全可靠;此外,钢桩门启闭操作简单,减少了钢桩倒桩的时间,提高了挖泥船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桩门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桩门装置的闭合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桩门装置的锁紧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桩门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中:1、门结构;2、转动油缸;3、锁紧机构;31、锁紧油缸;32、传动杆;33、拉杆;34、锁紧杠杆;35、挡块;36、导向筒;37、导向环;38、止动楔块;4、船体;5、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6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土机铲刀控制装置
- 下一篇:铲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