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源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4934.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06 | 分类号: | H01J37/06;H01J37/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源器件。
背景技术
电子源器件普遍应用在真空加工领域,其主要作用是在真空环境中产生持续的自由电子。经过一系列的电场磁场作用控制电子空间分布,高能电子与物体作用能产生巨大的热能,对材料表面进行包括熔解在内的热处理。电子源能使真空环境处于电子云状态,有效中和空间的正电荷,防止正电荷导致的打火放电。
传统的电子源器件是通过在灯丝两端加上数伏电压,产生10A以上的电流。电流产生的高温使金属表面能产生大量自由电子。通过对灯丝加热产生高温,连续工作数小时灯丝就烧断,传统的电子源器件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使用寿命的电子源器件。
一种电子源器件,包括射频电源、射频感抗匹配网络、起辉维持极、射频线圈、绝缘电离腔体和正离子收集极,
所述射频感抗匹配网络连接所述射频电源和所述射频线圈,所述绝缘电离腔体罩设于所述正离子收集极,且与所述正离子收集极围合形成绝缘电离腔室;所述绝缘电离腔体开设有发射孔,所述起辉维持极开设有与所述发射孔对应的通孔;所述正离子收集极开设有用于通入惰性气体的进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绝缘电离腔室之间的惰性气体供气孔,所述射频线圈套设于所述绝缘电离腔体外侧。
上述电子源器件,射频电源通过感抗匹配网络调制后,输出功率加载到射频线圈上,使绝缘电离腔室内形成电磁场,起辉维持极维持电子源器件内部保持电离工作状态。通过射频线圈产生电磁场使惰性气体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并通过发射孔射出,正离子收集极用于收集绝缘电离腔室内的正离子,防止正离子导致的打火放电。将射频电源作为电子源器件的驱动电源,无需灯丝加热,无耗材,工作时间超过1000小时以上,且对散热要求低,提高了电子源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子源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电子源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电子源器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子源器件,适用于真空气化沉积和金属3D打印中的真空加工。如图1-3所示,该电子源器件包括射频电源A、射频感抗匹配网络B、起辉维持极110、射频线圈130、绝缘电离腔体140和正离子收集极150。本实施例中射频电源A为频率13.56M赫兹的电源。
射频感抗匹配网络B连接射频电源A和射频线圈130,绝缘电离腔体140罩设于正离子收集极150,且与正离子收集极150围合形成绝缘电离腔室。绝缘电离腔体140开设有发射孔,起辉维持极110开设有与发射孔对应的通孔。正离子收集极150开设有用于通入惰性气体的进气通道,以及连通进气通道和绝缘电离腔室之间的惰性气体供气孔160,射频线圈130套设于绝缘电离腔体140外侧。
电子源器件安装在高真空环境,惰性气体通过正离子收集极150的进气通道和惰性气体供气孔160进入绝缘电离腔室。射频电源A通过感抗匹配网络B调制后,输出功率加载到射频线圈130上,使绝缘电离腔室内形成电磁场,起辉维持极110维持电子源器件内部保持电离工作状态。通过射频线圈130产生电磁场使惰性气体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并通过发射孔射出,正离子收集极150用于收集绝缘电离腔室内的正离子,防止正离子导致的打火放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正离子收集极150包括底座和凸出设置于底座的突出部,进气通道贯穿底座和突出部,突出部开设有连通进气通道和绝缘电离腔室之间的惰性气体供气孔160。通过突出部内的进气通道导入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直接进入绝缘电离腔室中部,有利于惰性气体在绝缘电离腔室内扩散,提高惰性气体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电离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惰性气体供气孔160开设于突出部远离底座的一端,使得惰性气体更深入绝缘电离腔室中部,可进一步提高惰性气体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电离效率。进一步地,突出部为圆柱形,惰性气体供气孔160均匀分布于突出部远离底座一端的外周。在突出部远离底座一端的外周均匀布设多个惰性气体供气孔160,同样可提高惰性气体导入绝缘电离腔室后的分布均匀性,提高了电离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线圈130均匀套设于绝缘电离腔体140外侧,使绝缘电离腔室内的电磁场更均匀,同样提高了电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4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