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渐进式刹车灯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0350.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丛浩;周勇全;杨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
主分类号: | B60Q1/44 | 分类号: | B60Q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周明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进 刹车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指明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渐进式刹车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刹车灯,一般安装在车辆尾部,主体颜色为红色的灯,以便后面行驶的车辆易于发现前方车辆刹车,起到防止追尾事故发生的目的。简单的车型就是电源通过保险,然后到刹车开关,踩下制动踏板进行刹车时,开关联通,电被送到两个刹车灯和一个高位刹车灯那里,通过负线与车体连接构成回路。
经调查,在平均车距是三到五个车距时,小客车刹车时间平均3-4秒,大型客车5-8秒,传统汽车在踩下刹车时,刹车灯只有开闭两个状态,轻踩刹车和重踩刹车刹车灯只显示亮的状态,后车只能通过与前车车距缩短的变化速度来决定自己的刹车轻重。而通过车距的变化很难掌握好刹车轻重,容易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渐进式刹车灯控制装置,其能够根据刹车力度的亮起不同盏数的刹车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触电开关,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渐进式刹车灯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刹车灯、第二刹车灯和第三刹车灯,其设置在车辆尾部;
壳体,其设有轴向的内腔,在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轴向的导柱;
活塞,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在所述活塞末端设有用于容纳导柱的盲孔;以及
连接杆,其末端与活塞相连,前端与刹车踏板相铰接,用于连接刹车踏板与活塞;
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和第三触点开关,其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导柱上;
接触块,其设置在所述盲孔的前端,用于开启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和第三触点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和第三触点开关分别控制第一刹车灯、第二刹车灯和第三刹车灯的通断。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包括:
腔体,在所述腔体后部设有静触片;
销体,其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以及
第二弹簧,其连接所述腔体与销体,用于提供恢复力;
动触片,其设置在所述销体的末端,用于与所述静触片电连接;
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前部,用于对销体进行限位。
优选的是,还包括:
直线轴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活塞之间,用于减少壳体与活塞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是,还包括:
多道导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
多个导轨块,其设置在所述活塞外周;
其中,所述多个导轨块分别与所述多道导轨相匹配,用于减少壳体与活塞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壳体和活塞,用于为活塞进入内腔提供回复力。
优选的是,在所述导柱上分别设有第一触点开关安装槽、第二触点开关安装槽和第三触点开关安装槽在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安装槽、第二触点开关安装槽和第三触点开关安装槽的槽壁内设有夹持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刹车灯为绿灯、第二刹车灯为黄灯、第三刹车灯为红灯。
优选的是,在所述销体的前端设有倒圆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有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和第三触点开关并分别与第一刹车灯、第二刹车灯和第三刹车灯电连接,连接杆的前端与刹车踏板相铰接,根据刹车力度,接触块可选择地开启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或第三触点开关,进而亮起不同盏数的刹车灯;2、在所述壳体与活塞之间设有直线轴承或导轨,能够减少壳体与活塞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渐进式刹车灯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触点开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渐进式刹车灯控制装置与刹车踏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未经辽宁工业大学;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密封罐(ek‑853)
- 下一篇:泡茶杯(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