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8819.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郝际平;薛强;刘斌;樊春雷;孙晓岭;何梦楠;王迎春;刘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1/19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巨型 格构柱 方形 钢结构 造粒塔 支撑 体系 | ||
1.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立固定的四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1)和竖立固定的八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
所述的四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1)呈正方形设置且分别对应顶点位置分布;同一边上的两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1)之间共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
一根第一钢管混凝土柱(1)分别与其相邻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组合形成一根格构柱,其中,第一钢管混凝土柱(1)分别与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通过若干第一横梁(3)和若干第一柱间支撑(4)连接,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之间分别通过若干第二横梁(5)和若干第二柱间支撑(6)连接;
相邻两格构柱之间通过共边设置的两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之间的第三横梁(7)和第三柱间支撑(8)连接合围形成造粒塔内部圆筒腔体,造粒塔的四个外立面合围形成正四棱柱;
所述的第二柱间支撑(6)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5)之间,第三柱间支撑(8)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三横梁(7)之间;第二柱间支撑(6)和第三柱间支撑(8)均呈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二柱间支撑(6)之间的间隔部分对应第三柱间支撑(8)的设置部分,第二柱间支撑(6)的设置部分对应第三柱间支撑(8)之间的间隔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二柱间支撑(6)和第三柱间支撑(8)均呈V字形设置;第二柱间支撑(6)设置在两相邻第二横梁(5)之间,两端与一个第二横梁(5)和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的连接节点连接,中间顶点与另一个第二横梁(5)连接;第三柱间支撑(8)设置在两相邻第三横梁(7)之间,两端与一个第三横梁(7)和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的连接节点连接,中间顶点与另一个第三横梁(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多个第二柱间支撑(6)组成第一间隔单元,相邻的多个第三柱间支撑(8)组成第二间隔单元;第一间隔单元和第二间隔单元分别呈间隔设置,第一间隔单元之间的间隔部分对应第二间隔单元的设置部分,第二间隔单元之间的间隔部分对应第一间隔单元的设置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间隔单元和第二柱间支撑(6)呈间隔设置;第二间隔单元和第三柱间支撑(8)呈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间隔单元由两个第二柱间支撑(6)组成,且呈X型设置;第二间隔单元由两个第三柱间支撑(8),且呈X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格构柱之间设置的第三柱间支撑(8)设置为阻尼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柱间支撑(4)设置在两相邻第一横梁(3)之间,一端与一个第一横梁(3)和第一钢管混凝土柱(1)的连接节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横梁(3)和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的连接节点连接;造粒塔下部相邻的第一柱间支撑(4)收尾相接,上部相邻的第一柱间支撑(4)呈相同倾斜朝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格构柱内设置有垂直连接第一横梁(3)和钢管混凝土柱(1)的第一加强梁(9),与第一横梁(3)平行的第二加强梁(10),以及与第二横梁(5)平行的第三加强梁(11)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巨型格构柱方形钢结构造粒塔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同一层高设置的第二横梁(5)和第三横梁(7)依次通过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交替设置连接形成正八边形,八根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对应顶点位置分布;每个第二钢管混凝土柱(2)在同一层高的八边形内侧通过短节梁(12)连接呈圆环设置的圆环梁(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88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