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及其折叠式螺旋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8822.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陈亮;唐亚明;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零度智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14 | 分类号: | B64C27/14;B64C27/5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及其 折叠式 螺旋桨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桨与电机的固定方式,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式螺旋桨固定结构及具有这种固定结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的螺旋桨方式多采用卡扣式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卡扣式连接采用的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螺纹连接通常是通过人工或者自动拧紧装置拧紧,紧固程度不容易控制,螺丝拧的过紧时,易造成飞行器飞行时的振动和晃动增大;螺丝拧的过松时,也容易造成飞行时飞机振动和晃动,不但影响飞行安全,而且还直接影响拍摄效果,严重时造成脱桨,无人机坠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无人机螺旋桨固定方式所存在的紧固程度不容易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容易控制安装间隙,能够降低飞行器飞行振动及晃动;保证螺旋桨被安装牢固,避免出现脱桨现象的螺旋桨固定结构及具有这种固定结构的无人机。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折叠式螺旋桨固定结构,包括:桨夹、电机壳和紧固件,所述桨夹设置在电机壳的上方,所述桨夹朝向所述电机壳的端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圆柱形的第一凸起,每个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能够安装一个折叠式螺旋桨,所述紧固件将桨夹与所述电机壳固定连接,使所述第一凸起的下端抵靠在电机壳的端面上,所述折叠式螺旋桨的桨毂与桨夹、电机壳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桨夹和所述电机壳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设置有螺钉头,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电机壳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头抵靠在桨夹的上端面,所述螺钉的螺纹段穿过第一凸起上的第一通孔与电机壳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桨夹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螺钉头位于安装槽内,且抵靠在安装槽的槽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径为d,所述桨毂内设置有内径为D的安装孔,所述D大于d,且D与d的差值为0.1mm至0.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轴向长度为H2,所述桨毂的轴向长度为H1,所述H2大于H1,即所述桨毂的上、下两端与所述桨夹和电机壳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总宽度p=H2-H1,所述p为0.1mm至0.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的螺纹段至螺钉头之间的螺钉光杆部分长度为L1,所述桨夹的安装槽的槽底至所述桨夹的下端面的厚度为q,其中L1=q+H2=q+H1+p。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桨夹与所述第一凸起一体加工成型,为塑料材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桨夹与所述第一凸起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的材质为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桨夹朝向所述电机壳的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内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机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起环绕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凸起相对第二通孔的轴线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电机和折叠式螺旋桨,所述机臂与机身相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机臂上,还包括任一上述的折叠式螺旋桨固定结构,所述折叠式螺旋桨的桨毂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起外部,所述电机壳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螺旋桨固定结构在桨夹与电机壳之间设置圆柱形的第一凸起,利用第一凸起将折叠式螺旋桨限制在桨夹与电机壳之间,通过对第一凸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的设计,可以保证折叠式螺旋桨桨毂与第一凸起之间的径向间隙不会过大或过小;同时还可以保证折叠螺旋桨桨毂与桨夹和电机壳之间的轴向间隙不会过大或过小;避免桨毂在绕第一凸起转动时不顺畅,消除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的振动和晃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螺旋桨固定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机臂、电机和折叠式螺旋桨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的机臂、电机和折叠式螺旋桨的装配结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方向剖视图。
其中:
100-桨夹;
110-安装槽;
200-电机壳;
210-螺纹孔;
300-螺钉;
310-螺钉头;
320-螺纹段;
400-第一凸起;
410-第一通孔;
500-第二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零度智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零度智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88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