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动机中的噪声衰减单元的噪声衰减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0490.2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0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D·E·弗莱彻;B·M·格雷琴;D·瓦沙克;R·布拉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11313 | 代理人: | 郝文博,郗名悦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中的 噪声 衰减 单元 部件 | ||
1.一种噪声衰减部件,包括:
芯,其限定了用于流体流通过其中的中空腔室,所述芯是限定了多个径向开口的中空筒状格栅;以及
多孔材料,其围绕所述芯的外部布置;
其中通过所述中空腔室和所述径向开口的流体流穿过所述多孔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径向开口中的每一个具有范围在所述中空腔室的截面积的0.7倍至1.5倍内的面积,并且由所述径向开口表示的总空隙空间在所述芯的理论外表面积的50%至95%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所述多孔材料包括围绕所述芯布置的多层多孔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所述多层多孔材料包括绕着所述芯的外部卷绕的其连续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多孔材料连续带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折叠在其自身之上用于与所述芯的外部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开口中的每一个比所述多孔材料的孔尺寸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所述芯进一步包括从所述芯的外部向外延伸的多个凸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每个凸起包括保持所述多孔材料紧靠所述芯的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所述多孔材料包括金属、碳纤维、陶瓷、塑料和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所述多孔材料是线材、羊毛、编织颗粒基质、织结颗粒基质、烧结颗粒基质、编织织物、织结织物、网状物、海绵或它们的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噪声衰减部件,其中所述多孔材料包括金属并且是金属线网、金属钢丝绒和金属线毛毡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一种能够连接而变成流体流路的部分的噪声衰减单元,包括:
壳体,其限定了内腔室并且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中的每个均能够连接到流体流路且通过所述内腔室彼此流体连通;以及
衰减部件,其被安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室中且在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流内,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包括通过所述衰减部件的流体流,所述衰减部件包括:
芯,其限定了用于流体流通过其中的中空腔室,所述芯是限定了多个径向开口的中空筒状格栅;以及
多孔材料,其围绕所述芯的外部布置;
其中通过所述中空腔室和所述径向开口的流体流穿过所述多孔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径向开口中的每一个具有范围在所述中空腔室的截面积的0.7倍至1.5倍内的面积,并且由所述径向开口表示的总空隙空间在所述芯的理论外表面积的50%至95%的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噪声衰减单元,其中所述壳体是具有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的两部分式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噪声衰减单元,其中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端口的流体流路轴向地穿过所述衰减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噪声衰减单元,其中从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端口的流体流路从所述中空腔室沿径向向外通过所述多孔材料而穿过所述衰减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噪声衰减单元,其中所述壳体与用于产生真空的文氏管装置集成在一起。
16.一种制作噪声衰减部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芯,所述芯限定用于流体流通过其中的中空腔室并且限定多个径向开口,其中所述芯具有从其外部向外延伸的多个凸起,并且其中所述径向开口中的每一个具有范围在所述中空腔室的截面积的0.7倍至1.5倍内的面积,并且由所述径向开口表示的总空隙空间在所述芯的理论外表面积的50%至95%的范围内;
提供多孔材料带,所述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将所述多孔材料与所述凸起接合,以保持所述多孔材料紧靠所述芯;以及
从所述第一端开始绕着所述芯缠绕所述多孔材料带以绕着芯形成一层或多层多孔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04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