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轴承以及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456.0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壷井阳一郎;八田耕一;上山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10 | 分类号: | F16C17/10;B21D39/03;F16C9/02;F16C33/1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段淑华;刘曾剑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丰***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轴承 以及 制造 方法 | ||
轴承(10)包括具有与所搭配的轴做滑动的内周面以及设置在该所搭配的轴的轴方向的第一端面上的多数个凹部的半轴承构件,具有设置在对应于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的多数个凹部的位置上的多数个凸部的第一突缘构件,和为了将所述第一突缘构件固定于所述半轴承构件上,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在使所述多数个凸部嵌合于所述多数个凹部状态下,在铆接各凹部之际,形成于各凹部的周边的多数个铆接痕,其中,对于在所述多数个凹部中的至少一个凹部的两侧形成的铆接痕,当从所述所搭配的轴的径向观看时,位于圆周方向的外侧的铆接痕中的变形部分的体积比位于内侧的铆接痕中的变形部分的体积还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在具有突缘的轴承中使组装容易性与尺寸精度两者兼顾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发动机的曲轴等中,滑动轴承具有半轴承及突缘是已知的。在此构造中,半轴承承受与所搭配的轴的轴方向垂直的负载,而突缘是承受轴方向的负载。例如在专利文件1中,其记载推力轴承总成具有主轴承(相当于半轴承)以及推力垫圈(相当于突缘)。
先前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特表2008-5101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件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组装前,半轴承与突缘并未固定,会有在组装作业时不方便的问题。但是,只是将半轴承与突缘接合,则半轴承的扩张度等的尺寸会从设计值产生偏差。
对此,本发明提供在具有突缘的轴承中使组装容易性与尺寸精度两者兼顾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其包括具有与所搭配的轴做滑动的内周面以及设置在该所搭配的轴的轴方向的第一端面上的多数个凹部的半轴承构件,具有设置在对应于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的多数个凹部的位置上的多数个凸部的第一突缘构件,和为了将所述第一突缘构件固定于所述半轴承构件上,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在使所述多数个凸部嵌合于所述多数个凹部状态下,在铆接各凹部之际,形成于各凹部的周边的多数个铆接痕,其中,对于在所述多数个凹部中的至少一个凹部的两侧形成的铆接痕,当从所述所搭配的轴的径向观看时,位于圆周方向的外侧的铆接痕中的变形部分的体积比位于内侧的铆接痕中的变形部分的体积还小。
对于所述多数个凹部中,位于圆周方向的最外部的二个凹部的两侧形成的铆接痕,当从所述径向观看时,位于圆周方向的外侧的铆接痕的角度可比位于内侧的铆接痕的角度还小。
对于所述多数个凹部中,位于圆周方向的最外部的二个凹部的两侧形成的铆接痕,当从所述径向观看时,位于圆周方向的外侧的铆接痕与该凹部的距离可比位于内侧的铆接痕与该凹部的距离还长。
对于所述多数个铆接痕,从所述轴方向观看的深度可以是相等的。
对于所述多数个凹部中,位于圆周方向的最外部的二个凹部的两侧形成的铆接痕,当从所述径向观看时,位于圆周方向的外侧的铆接痕的深度可比位于内侧的铆接痕的深度还浅。
对于所述多数个铆接痕,从所述轴方向观看的角度可以是相等的。
该滑动轴承可包括:多数个凹部,在所述半轴承构件中,设置在所述轴方向的第二端面上;第二突缘构件,包括设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多数个凹部的位置上的多数个凸部;多数个铆接痕,为了将所述第二突缘构件固定于所述半轴承构件上,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在使所述多数个凸部嵌合于所述多数个凹部状态下,在铆接各凹部之际,形成于各凹部的周边,其中,分别在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上,对于在所述多数个凹部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凹部的两侧形成的铆接痕,从所述径向观看,位于圆周方向的外侧的铆接痕中的变形部分的体积比位于内侧的铆接痕中的变形部分的体积还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