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行化发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7016.2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0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A·S·费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0 | 分类号: | H03K19/00;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小刚;陈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行 发射机 | ||
1.一种串行化发射机,包括:
N个复用驱动单元,每一复用驱动单元被配置成生成从输入数据信号和多相位时钟信号导出的输出脉冲序列,其中N是正整数,并且其中每一复用驱动单元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入以及输出的脉冲控制的推挽式输出驱动器,
第一M:1脉冲发生复用器,所述第一M:1脉冲发生复用器具有耦合到所述脉冲控制的推挽式输出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的输出,并被配置成在所述输出处生成具有第一脉宽的第一中间脉冲序列,其中M是2或更大;以及
第二M:1脉冲发生复用器,所述第二M:1脉冲发生复用器具有耦合到所述脉冲控制的推挽式输出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的输出,并被配置成在所述输出处生成具有第二脉宽的第二中间脉冲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M:1脉冲发生复用器中的每一者具有从时钟输入到相应的脉冲发生复用器的输出的三个或更少门延迟,
其中,所述复用驱动单元的输出被耦合在一起,
其中,M等于2,并且其中所述复用驱动单元的经耦合输出被配置成输出具有一数据率的串行数据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2:1脉冲发生复用器包括第一和第二脉冲发生器,每一脉冲发生器具有数据输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时钟输入,以及输出,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被耦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二2:1脉冲发生复用器包括第三和第四脉冲发生器,每一脉冲发生器具有数据输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时钟输入,以及输出,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脉冲发生器的输出被耦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脉冲发生器耦合到第一数据信号输入,且所述第二和第四脉冲发生器耦合到第二数据信号输入,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脉冲发生器中的每一者包括:
耦合到所述第一时钟输入且具有第一反相器输出的第一反相器;
耦合到所述第三时钟输入且具有第二反相器输出的第二反相器;
耦合到所述第三时钟输入和所述数据输入并具有第一NAND门输出的第一NAND门;
耦合到所述第一反相器输出和所述第二反相器输出且具有第二NAND门输出的第二NAND门;
耦合到所述第一NAND门输出和所述第二时钟输入且具有第一NOR门输出的第一NOR门;
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的第一p型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耦合到脉冲发生器输出且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二NAND门输出;以及
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的第一n型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漏极耦合到脉冲发生器输出且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一NOR门输出,
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脉冲发生器中的每一者包括:
耦合到所述数据输入和所述第三时钟输入且具有第二NOR门输出的第二NOR门;
耦合到所述第三时钟输入且具有第三反相器输出的第三反相器;
耦合到所述第一时钟输入且具有第四反相器输出的第四反相器;
耦合到所述第二时钟输入和所述第二NOR门输出的第三NAND门;
耦合到所述第三反相器输出和所述第四反相器输出的第三NOR门;
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的第二p型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耦合到脉冲发生器输出且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三NAND门输出;以及
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的第二n型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漏极耦合到脉冲发生器输出且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三NOR门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化发射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四脉冲发生器的第一时钟输入被耦合到第一时钟源;
所述第一和第四脉冲发生器的第二时钟输入被耦合到第二时钟源;
所述第一和第四脉冲发生器的第三时钟输入被耦合到第三时钟源;
所述第二和第三脉冲发生器的第一时钟输入被耦合到第四时钟源;
所述第二和第三脉冲发生器的第二时钟输入被耦合到第五时钟源;以及
所述第二和第三脉冲发生器的第三时钟输入被耦合到第六时钟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化发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具有第一电阻且耦合在接地与每一n型晶体管的源极之间的n型电压控制的电阻器;以及
具有第二电阻且耦合在正电源与每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之间的p型电压控制的电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70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