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试物质的检测方法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5139.0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0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赤间健司;铃木誓吾;小田健太;白井健太郎;熊本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15/14;G01N21/7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郑天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质 检测 方法 使用 试剂盒 | ||
1.受试物质的检测方法,其为检测试样中的受试物质的方法,其包括:
形成复合物的工序,其中
使用下列物质:
固定了多个分子的能与上述受试物质结合的第一捕获物质的载体粒子、
含上述受试物质的试样、
能与上述受试物质结合的第二捕获物质、和
催化剂,
在上述载体粒子上形成含下列物质的复合物:
上述第一捕获物质、
一分子上述受试物质、
上述第二捕获物质、和
上述催化剂;
使上述复合物的催化剂和底物反应,将反应产物固定于上述载体粒子的工序;及
通过检测固定了上述反应产物的载体粒子,检测受试物质的工序,
其中,
上述形成工序包括将上述试样和含多个上述载体粒子的试剂混合的工序,
由上述形成工序,每一个载体粒子捕获一分子受试物质,
在上述固定工序中,
上述固定工序在含固定了上述复合物的载体粒子和上述底物的溶液中执行,
上述复合物的催化剂和上述底物的反应在上述载体粒子分散到上述溶液中的状态下进行,
上述反应产物固定于固定有生成该反应产物的催化剂的载体粒子,但基本上不固定于其他载体粒子,
在上述溶液中分散的载体粒子间的距离是至少3μm,
上述溶液中的载体粒子的浓度是5×104个/mL以上并且1×109个/mL以下,
在上述固定工序及检测工序中,各载体粒子未被隔区化,
在上述检测工序中,
对上述载体粒子的光学信息进行测定,
对上述光学信息的测定值和指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将上述测定值达到指定的阈值以上的载体粒子作为结合了上述反应产物的载体粒子进行检测,
上述检测工序包括:
对结合了上述反应产物的载体粒子进行计数的工序;
对供于检测的载体粒子的总数进行计数的工序;及
基于结合了上述反应产物的载体粒子的计数结果和上述总数的计数结果,对上述受试物质进行定量的工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上述固定工序中,通过将上述反应产物固定于上述载体粒子而上述载体粒子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
在上述检测工序中,通过检测上述载体粒子的光学信息,检测上述受试物质。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固定工序包括使溶液中的上述载体粒子分散的工序。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多个载体粒子的平均粒径是100μm以下。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固定工序中,在上述载体粒子上进一步固定检测用粒子。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检测用粒子是荧光粒子。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检测用粒子的平均粒径是上述载体粒子的平均粒径的5%以上。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检测用粒子的平均粒径是上述载体粒子的平均粒径的10%以上。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底物含支持体和多个底物分子。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支持体发生能检测的信号。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支持体含荧光物质。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检测工序在含多个载体粒子的溶液中执行,各载体粒子在上述溶液中未被隔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未经希森美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51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