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悬架臂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5752.2 | 申请日: | 2016-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8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监物阳平;太田泰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泰克;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刘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悬架 | ||
在悬架臂(1)中,在至少在第二车体安装部(A2)的内壁(53)与凹壁部(81)之间延伸的第二朝内凸缘(82)与在第三纵壁(80)的凹壁部(81)和第一车体安装部(A1)的后壁(42)的范围中延伸的朝外凸缘(90)之间设置有凸缘切换部(100),在该凸缘切换部(100)处,对应于凹壁部(81)的下端部不弯折而向下侧下垂的部分而朝外凸缘(90)和第二朝内凸缘(82)相互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悬架臂,尤其涉及安装于汽车等车辆上的车辆用悬架臂。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安装于汽车等车辆上的悬架臂中,为了车辆的轻量化和成本降低,大多通过对一片钢板进行冲压成型来构成。
在该情况下,专利文献1涉及汽车的悬架臂,公开了如下的结构:为了在不增加部件数量或成本的情况下防止对卡环焊接部的应力集中而在连接在前安装部与后安装部之间的纵壁部分上形成切口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0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纵壁部分上形成切口部而能够避免卡环焊接部的应力集中,但也要考虑到因形成切口部反而导致纵壁部分的强度和刚性降低的趋势,因而作为悬架臂从确保需要的强度和刚性的观点来看存在改善的余地。
并且,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存在强烈要求能够确保需要的生产性并且增强强度和刚性的新颖结构的悬架臂的情况。
本发明是经过以上的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悬架臂,该车辆用悬架臂以简单的结构就能确保需要的生产性并且增强强度和刚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车辆用悬架臂具有如下结构:该车辆用悬架臂具有:车轮安装部,其安装有车轮;第一车体安装部,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车轮安装部靠车体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第二车体安装部,其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车体安装部靠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的后侧的位置;第一纵壁,其以连接在所述车轮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车体安装部之间的方式延伸;第二纵壁,其以连接在所述车轮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之间的方式延伸;第三纵壁,其以连接在所述第一车体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之间的方式延伸;上壁,其以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壁的上端部、所述第二纵壁的上端部以及第三纵壁的上端部之间的方式延伸;内凹部,其由所述第一纵壁、所述第二纵壁、所述第三纵壁以及所述上壁限定,并且向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的下侧开放;凹壁部,其是在所述第一车体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之间使所述第三纵壁朝向所述内凹部侧凹陷设置而成的;第一朝内凸缘,其是将所述第二纵壁的靠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侧的下端部向所述内凹部侧弯折而成的;第二朝内凸缘,其是将所述第三纵壁的靠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侧的下端部向所述内凹部侧弯折而成的;以及朝外凸缘,其是将所述第三纵壁的靠所述第一车体安装部侧的下端部向与所述内凹部相反的一侧弯折而成的,所述第二朝内凸缘至少在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与所述凹壁部之间延伸,所述朝外凸缘在所述第一车体安装部和所述凹壁部的范围中延伸,在所述第二朝内凸缘和所述朝外凸缘之间设置有凸缘切换部,在该凸缘切换部处对应于所述凹壁部的下端部不弯折而向所述下侧下垂的部分,使所述第二朝内凸缘和所述朝外凸缘相互切换。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凸缘切换部设置于连接在第一平坦壁和第二平坦壁之间的弯曲壁,该第一平坦壁位于所述第一车体安装部侧,该第二平坦壁位于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侧。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朝内凸缘在所述第二车体安装部和所述凹壁部的范围中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泰克;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F.泰克;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5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