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神经变性、自身免疫、发育和/或代谢疾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诱导表达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17379.4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R.阿龙索;J.G.盖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托充制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06 | 分类号: | A61K31/06;A61P25/00;A61P25/14;A61P25/08;A61P3/10;A61P25/18;A61P21/04;A61P19/02;A61P21/00;A61P25/28;A61P17/02;A61P27/02;A61P2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志强,万雪松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神经 肌肉 变性 自身免疫 发育 代谢 疾病 脑源性 营养 因子 bdnf 诱导 表达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1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106365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明确地结合到本文中。
发明背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在神经元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数种内源蛋白之一。B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和/或作为肌因子(myokine)影响神经生长。因此,对诱导BDNF表达的改进方法存在需要。本发明涉及BDNF可通过给予DNP经内源诱导以增加表达,和存在可用于BDNF表达并且对患者无害的0.001 mg/kg至小于10 mg/kg之间的剂量范围的发现。此外,许多方法正进行以使BDNF跨越血脑屏障来治疗疾病宿主。例如,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创伤性损伤、中风、亨廷顿病、癫痫、多发性硬化(MS)、狼疮、1型和2型糖尿病、青春晚期糖尿病(MODY)、重症肌无力(MG)、类风湿性关节炎(RA)、格雷夫斯病、格-巴二氏综合征(GBS)、代谢综合征、杜兴肌营养不良(DMD)、重度烧伤、衰老、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巴藤病、阿尔茨海默病、视神经炎、莱伯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自闭症、Rett综合征、巴藤病、Angelman综合征、利氏病、脆性-X综合征、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帕金森病和线粒体疾病。治疗通过逆转、减慢或防止神经肌肉、神经变性、自身免疫、发育和/或代谢病症的过程而起效。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神经肌肉、神经变性、自身免疫、发育和/或代谢疾病的方法和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神经变性、自身免疫、发育和/或代谢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单位剂量)。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通过给予有需要的患者线粒体解偶联剂(质子载体或离子载体) 2, 4-二硝基苯酚("DNP")或两部分二硝基苯酚亚型(2,3-、2,4-、2,5-、2,6-、3,4-或3,5-DNP)或具有可离解质子的线粒体解偶联剂或弱酸,例如CCCP、FCCP、SF 6847、氟芬那酸、PCP、TTFB等,使用约0.001 mg/kg至5 mg/kg的有效剂量,内源诱导人的全身器官以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以及DNP的相关的药物组合物和DNP的单位剂量。
发明简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给予剂量范围为0.01 mg/kg体重至小于10 mg/kg体重的DNP以增加BDNF来减弱疾病进展或提供症状的缓解,治疗创伤性CNS损伤、神经变性疾病和/或自身免疫疾病和/或发育障碍和/或代谢疾病的方法。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通过用DNP治疗来诱导BDNF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以逆转、减慢或防止神经肌肉和/或神经变性和/或肌肉萎缩,治疗至少以下疾病的方法:创伤性脑损伤(TBI)、缺血性中风、亨廷顿病(成人型亨廷顿病、少年型亨廷顿病)、癫痫(群集癫痫发作、顽固性癫痫发作、非典型癫痫小发作、无张力性癫痫发作、阵挛性癫痫发作、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强直性癫痫发作、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简单部分癫痫发作、复杂部分癫痫发作、继发性普遍癫痫发作、发热癫痫发作、非癫痫性癫痫发作、Gelastic和Dacrystic癫痫发作和癫痫小发作)、多发性硬化(MS) (复发-缓解性多发性硬化(RRMS)、继发性-进行性MS (SPMS)、原发性-进行性MS (PPMS)和进行性-复发性MS (PRMS))、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盘状(皮肤)药物诱导性狼疮(dil)和新生儿狼疮)、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青春晚期糖尿病(MODY: MODYl、MODY2、MODY3、MODY4、MODY5、MODY6、MODY7、MODY8、MODY9、MODYIO、MODYl l))、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错乱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情感分裂性精神障碍)、重症肌无力(MG) (眼睛重症肌无力、先天性MG和泛发性重症肌无力)、类风湿性关节炎(RA)、格雷夫斯病、格-巴二氏综合征(GBS)、肌营养不良(杜兴肌营养不良(DMD)、Becker、肌强直、先天性、Emery-Dreifuss、面肩胛臂性、肢带性、远端和眼咽性)、重度烧伤、衰老、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共济失调(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 (SCA1)、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 (SCA2)、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 (SCA3)、脊髓小脑共济失调6 (SCA6)、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 (SCA7)、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1 (SCA11)、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下部核萎缩(DRPLA)和谷蛋白共济失调)、巴藤病或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NCL) (婴儿期NCL (INCL)、婴儿后期NCL (LINCL)、少年NCL (JNCL)或成人NCL (ANCL))、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作性阿尔茨海默病、晚期发作性阿尔茨海默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视神经炎(ON)、莱伯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Asperger综合征、全身性发育迟缓(PDD)、童年瓦解性障碍(CDD)和孤独症)、Rett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利氏病、Prader Willi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抑郁症(严重抑郁、心境恶劣、产后精神抑郁、季节性情感障碍、非典型抑郁、精神病性抑郁症、双相型障碍、月经前焦虑障碍、情境性抑郁)、帕金森病(特发性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路易体痴呆、遗传性帕金森病、药物诱导性帕金森综合征、少年帕金森病和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线粒体疾病、发育障碍、代谢综合征(血压增加、高血糖水平、腰部周围体脂过量和异常胆固醇水平)和/或自身免疫性病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托充制药公司,未经米托充制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