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7978.6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M·蒂特曼;J·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利氏诺莱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6 | 分类号: | F27B9/06;F27B9/24;F27D3/06;C01B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媛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于长条形壳体中的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具有加热装置和用于连续输送待处理物穿过处理室的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具有两个平行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环式输送带,其包含数个跨过所述输送带的间距并支撑在输送带上的由石英玻璃构成的柱体,以供支承待处理物来进行热处理。在现有技术中,由石英玻璃构成的柱体实施为可动的辊筒,这会造成输送系统应用中的无粒子方面的缺陷。故本发明提出,所述柱体实施为双管,其由两个通过隔片相互隔开且分别具有一个纵轴的管状隔室构成,并且所述双管在其末端处与所述输送带抗旋转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于长条形壳体中的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具有加热装置和用于连续输送待处理物穿过处理室的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具有两个平行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环式输送带,其包含数个跨过输送带的间距并支撑在输送带上的由石英玻璃构成的柱体,以供支承待处理物来进行热处理。
所述装置特别是适于将待处理物加热至高于600℃的温度。
背景技术
在用于将待处理物加热至高于600℃的温度的工业电热炉中,通常将发射中波和/或长波红外线辐射的红外线辐射器用作加热元件。红外线辐射器被多重设置在处理室内并产生均匀的热曲线。
针对特殊要求,例如针对有高纯净度要求的过程,会使用由石英玻璃构成的炉衬,其中在此情形下配备有由石英玻璃构成的套管的红外线辐射器构成处理室的里衬的至少一部分。DE 10 2012 003 030 A1例如揭示过采用这种设计的用于热处理的处理室。但为连续输送待处理物穿过处理室,必须对待处理物进行手动导引。
由US 4 133 667已知一种用于对玻璃板进行热处理的连续炉。在该连续炉的一个处理室中,在待处理的玻璃板上方和下方设有充当加热元件的红外线辐射器。在另一处理室中,自上方以及自下方将空气吹向玻璃板,以实现冷却。这个连续炉的输送系统包括辊式输送机,其包含若干横向于输送方向布置的由石英玻璃构成的圆柱形辊筒,玻璃板在穿过炉子的输送过程中位于这些辊筒上。辊筒的设计方案的细节来源于US 3 994 711。据此,径向横截面呈浑圆形的辊筒在其末端处支撑在两个金属输送带上,其中借助与输送带的摩擦使辊筒旋转。在抵靠于输送带上的区段中,与辊筒的承载功能区域内的标称直径相比,辊筒的末端的直径有所减小。输送系统的设计如下:辊筒通过旋转运动输送位于其上的待处理物穿过炉子,其中辊筒自身仅沿输送方向小幅随动并且留在输送带的上层,即并非处于输送带上的封闭循环中。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输送带的速度差最小的情况下,辊筒并非均精确地具有相同的旋转速度,这使得辊筒的磨损程度不同,进而可能会对输送造成阻碍。此外,在制造各圆柱形辊筒时,就直径而言必须采用非常小的制造公差,这导致相应较高的制造成本。此外,视作为待处理物抵靠在这种辊式输送机上的材料而定,无法排除因与旋转辊筒的摩擦而造成的损伤。还存在因辊筒在金属输送带上的摩擦而引起的粒子进入待处理物和进入处理室的风险。另一缺陷在于,待处理物因运动的辊筒而承受振动,这可能会对处理过程造成干扰。
此外,由JP 4715019 B2已知一种包含石英玻璃辊筒的输送系统,其针对用于对薄玻璃板(显示器)作热处理的连续炉。石英玻璃辊筒支承在环绕式输送带上,并且通过驱动器以单独同步的方式使辊筒旋转。驱动技术较为复杂并且易受干扰。此外,在此情形下也存在因与旋转辊筒的摩擦而引起的振动以及待处理物受损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处理的装置,包含用于连续输送待处理物穿过处理室的输送系统,借助所述装置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且在待处理物几何形状多样且视情况而定自重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可靠的工作,且所述装置具有较长的寿命。
以具有本文开篇所述特征的热处理装置为基础,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所述柱体实施为双管,其由两个管状的、通过隔片相互隔开且分别具有一个纵轴的隔室构成,并且所述双管在其末端处与所述输送带抗旋转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利氏诺莱特有限公司,未经贺利氏诺莱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