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式车桥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4777.9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R·诺伊米勒;P·伦兹;M·鲍尔;S·布拉赫迈尔;D·瓦格纳;P·哈泽伯格;D·杜德克;K·阿莱施;H·西格尔;A·恩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0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菲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式车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地板式车辆的门式车桥,门式车桥具有:门式罩壳(1、1'),驱动轴(17)从车桥侧被引导到门式罩壳的内腔(2)中,驱动轮(3)不可相对旋转地布置在驱动轴(17)上可旋转地支承在门式罩壳(1、1')中的轴承螺栓(12)上的中间轮(4),中间齿轮(4)可被驱动轮(3)可旋转地驱动并且可通过在门式罩壳(1、1')中不可相对旋转地布置在从动轴上的从动轮(5)可旋转地驱动,从动轮伸入可与门式罩壳(1、1')固定连接的轮毂支架(6)中。在此,驱动轴(17)和从动轴轴错位地延伸,并且,径向地在门式罩壳(1、1')旁边布置有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门式罩壳(1、1')在其车桥侧上具有可通过封闭件封闭的装配孔(9),驱动轮(3)和中间轮(4)可通过装配孔(9)被插入门式罩壳(1、1')中,其中,中间轮(4)具有比从动轮(5)更大的直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地板式车辆的门式车桥,该门式车桥具有:门式罩壳,驱动轴从车桥侧被引导到门式罩壳的内腔中,驱动轮不可相对旋转地布置在驱动轴上;可旋转地支承在门式罩壳中的轴承螺栓上的中间轮,中间轮可被驱动轮可旋转地驱动并且可通过在门式罩壳中不可相对旋转地布置在从动轴上的从动轮可旋转地驱动,从动轮伸入可与门式罩壳固定连接的轮毂支架中,其中,驱动轴和从动轴轴错位地延伸,并且其中,径向地在门式罩壳旁边布置有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
背景技术
在具有这种类型的门式车桥的门式车桥系统中,制动盘径向地布置在轮辋的轮辐之内,其中,制动盘在其径向环绕的外轮廓处被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包围。这意味着,通过轮辋的轮辐的内直径限制制动盘的最大尺寸。如果为车辆使用较小的车辆车轮,则轮辋也变小,由此也必须减小制动盘的直径。在已知的门式罩壳中,驱动轮、中间轮和从动轮通过在门式罩壳的轮毂支架侧的壁中与从动轴同轴的孔被插入门式罩壳中并且装配在其中。这意味着,驱动轮、中间轮或从动轮中具有最大直径的轮确定孔的直径。但是,孔的直径也确定在孔的区域中门式罩壳的外轮廓相对于从动轴的旋转轴线的径向距离。该外轮廓又确定,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可布置在相对于从动轴的哪一尽可能小的径向距离处。但是这也意味着,不可使用任意小的车辆车轮,因为制动钳的尽可能小的距离不能低于相对于驱动轴的盘式制动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门式车桥,其能够实现使用直径很小的车辆车轮。
该目标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门式罩壳在其车桥侧上具有可通过封闭件封闭的装配孔,驱动轮和中间轮可通过该装配孔被插入门式罩壳中,其中,中间轮具有比从动轮更大的直径。
也可如此设计门式罩壳,使得从动轮同样可通过相同的可封闭的装配孔、与驱动轮和中间轮一起被插入门式罩壳中。
通过中间轮的较大直径,从动轮可具有减小的直径,由此,门式罩壳的外轮廓相对于从动轴的旋转轴线的半径在从动轴的区域中设计成更小,并且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可布置得更加靠近从动轴的旋转轴线。这也能够实现制动盘的更小直径和直径更小的车辆车轮。
如果驱动轮具有二十二个齿,一个或多个中间轮具有六十九个齿,并且从动轮具有五十五个齿,则可如此选择这些轮的模数和齿宽度,使得这些轮对于待传递的驱动力矩来说足够稳定。
装配孔可构造在门式罩壳的车桥侧的侧壁中并且可通过盖封闭。
但是也可行的是,门式罩壳由轮毂支架侧的罩壳部件和车桥侧的罩壳部件组成,这两个罩壳部件可相互连接,并且在两个罩壳部件之间的分离部横向于从动轴延伸,其中,在轮毂支架侧的罩壳部件中的指向车桥侧的通入孔形成装配孔,其可通过车桥侧的罩壳部件封闭。
在此,以可简单装配的方式,盖可通过螺栓连接与门式罩壳相连接或者门式罩壳的两个罩壳部件可通过螺栓连接相连接。
为了在门式罩壳中简单地布置用于中间轮的轴承螺栓,在门式罩壳的轮毂支架侧的侧壁中可构造平行于驱动轴的轴承螺栓孔,平行于驱动轴伸入门式罩壳的内腔中的轴承螺栓可固定地被插入轴承螺栓孔中,中间轮可旋转地支承在轴承螺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4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