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装置及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9701.5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5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阪本真一;葛西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H01S5/022 | 分类号: | H01S5/022;H01L23/36;H01S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激光装置及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激光装置(1)在散热片(3)上设置有激光模块(2),其特征在于,激光模块(2)的底板(20)通过外周部(20b)被螺钉固定于散热片(3),而固定于散热片(3)的设置面(3s)上。而且,因底板(20)的弹力,由外周部(20b)围起的底板(20)的中心部(20a)受到朝向设置面(3s)的方向的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装置及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适合抑制所射出的光的功率的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的情况。
背景技术
作为激光装置所使用的激光模块之一,已知有从激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经由光纤射出的激光模块。在该激光模块中,光纤从壳体内向壳体外导出,在壳体内配置有激光二极管、反光镜、透镜、光纤等光学部件。从各个激光二极管射出的光在会聚之后,射入光纤,并能够在壳体外,从光纤射出。
这样的激光模块因为存在使用时发热的趋势,因此在搭载于激光装置内时,一般都设置于散热片上。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激光装置。该文献中记载的激光模块的底板的底面形成为平板状,激光模块和所设置的散热片的设置面也形成为平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7362号公报
然而,在激光模块中,一般而言,搭载有光学部件的辅助支架配置于壳体的底板上。该辅助支架由氮化铝等线膨胀系数较小的材料构成,以便即使在使用时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光学部件彼此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变化。另一方面,一般而言,从操作的容易性、成本的观点考虑,壳体由铜等线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构成。因此,在通过软钎焊将辅助支架固定于壳体的底板上之后,若辅助支架和底板的温度下降,则因底板的收缩率大于辅助支架的收缩率所致的双金属效应,存在底板以底板上的辅助支架的中心附近向辅助支架侧凸起的方式挠曲的趋势。
经本发明者等研究,结果发现,如上所述,若将底板变形了的激光模块配置于散热片的平面状的设置面上,并通过实施螺钉固定而固定,则存在从激光模块射出的光的功率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趋势。并且,经本发明者等专心研究,结果发现,即使激光模块的底板为平板状,在散热片的设置面为凹状的情况下,若将激光模块配置于设置面上,并通过实施螺钉固定而固定,则也存在以上这样的趋势。即,发现了如下情况,在将激光模块配置于散热片的设置面上,并通过实施螺钉固定而固定时,激光模块的底板的中心部与散热片的设置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底板的外周部与散热片的设置面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存在上述趋势。为了防止这样的趋势出现,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只要使激光模块的底面和散热片的设置面都形成为平面状即可。但是,因制造误差等问题,很难将两者都设定为平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所射出的光的功率的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的激光装置及激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如上所述,在将激光模块配置于散热片上,并通过实施螺钉固定而固定时,在激光模块的底板的中心部与散热片的设置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底板的外周部与散热片的设置面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从激光模块射出的光的功率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本发明者人等专心研究了其原因。其结果是,认为以下情况是其原因。即,在如上所述地发生了挠曲的情况下,因螺钉的作用力,底板从实施螺钉固定前的状态变形为沿散热片的设置面的形状。若出现了这样的变形,则因底板自身的弹力,底板的实施螺钉固定的部位成为基准,在比该部位靠中心侧的部位受到远离设置面的方向的应力,在比该部位靠外侧的部位受到朝向设置面的方向的应力。一般而言,激光模块的光学部件被配置于比底板的实施螺钉固定的位置靠中心部一侧。但是,由于底板受到如上所述的应力,因此底板以中心部从散热片的设置面提升的方式,随时间推移而变形。因此,配置于底板上的光学部件间相对错位,如上所述,从激光模块射出的光的功率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因此,本发明的激光装置是激光模块设置于散热片上的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块的底板通过外周部与所述散热片实施螺钉固定,而固定于所述散热片的设置面上。而且,因所述底板的弹力,由所述外周部围起的所述底板的中心部受到朝向所述设置面的方向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9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冷却系统的锂离子电池模块
- 下一篇:插座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