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悬架的扭矩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2063.2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M.J.克勒;J.R.扎瓦基;S.A.马萨;J.C.富吉特;M.D.科瓦尔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瑞森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B60G7/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安文森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悬架 扭矩 | ||
一种制造扭矩杆(100)包括:杆(102),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一轴衬轮毂(104),其焊接至杆(102)的第一端;和第二轴衬轮毂(106),其焊接至杆(102)的第二端;其中,杆(102)是由金属板或片切割成的件,其中,第一和第二轴衬轮毂(104,106)由切割管制成,其中,杆(102)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轴衬轮毂(104)的外表面一致的半径,并且杆(102)的第二端具有与第二轴衬轮毂(106)的外表面一致的半径,并且其中,杆(102)的第一端焊接至第一轴衬轮毂(104)的外表面,并且杆(102)的第二端焊接至第二轴衬轮毂(106)的外表面。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申请要求2015年6月1日提交的名称为“Torque Rod For Vehicle Suspens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169,217和2016年5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168,936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被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大体上涉及使用在车辆悬架中的扭矩杆。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在车辆悬架中的制造扭矩杆。
背景技术
为了将车桥可枢转地连接至车辆以允许接合,商用车辆工业在车辆悬架中广泛地使用连杆机构,以便提供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稳定性和控制。通常被称作扭矩杆的这些连杆机构被用在横向或侧向方向上以及被纵向地使用,并且必须足够强,以将所有负载从车桥传递至车辆底盘。扭矩杆对于不同的负载以各种各样的长度和尺寸生产,但为了使柔性的轴衬适合于允许车辆与车桥之间的可枢转的连接,通常都采用由在任一端带有圆形轮毂的主杆部组成的相似的形状和功能。许多不同的生产方法和材料被采用,包括将整个杆部和轮毂锻造或铸造成单件、包括带有允许它们被焊接成特定长度的伸缩特征的两个锻造端的两件结构和可通过焊接或模锻连接的分开的轮毂和管状杆部的三件设计。
用于制造扭矩杆的当前技术需要诸如锻模和压力机、铸模和铸造车间的专用工具和装备,或专用制管和模锻或电阻焊接装备。典型地需要在铸造车间或锻造房存在的地方大量生产,这使得它们更加难以生产。对于杆部本身使用制管法制造的其它扭矩杆典型地需要专用无缝制管和电阻焊接或模锻操作。
由于在世界的一些地区,诸如印度和中国的地区,复杂的生产装备是不可获得的,所以期望的是,提供一种扭矩杆,其可在无需昂贵的专用锻造或铸造装备的情况下简单地生产,并且其能在无需复杂的生产装备的情况下制造。还期望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扭矩杆,其是锻造或铸造扭矩杆的低成本替代,但仍然提供所需的强度。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由金属板或金属片(诸如标准钢板)切割成的低成本并且容易制造的扭矩杆,其带有焊上的由标准ERW(电阻焊接)或无缝管切割成的管状轮毂。在可容易购得钢板和ERW管(或无缝管)的世界的任何地区、在无专用装备或工具的情况下能容易地生产扭矩杆的杆部。钢板能利用包括等离子体、激光或水射流的普通制造技术容易地切割,以产生主杆部,并且轮毂端能从一定长度的管被定长地切割并焊接至钢板杆部,以便产生用于任何数量的商用车辆应用的低成本制造的扭矩杆。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悬架的制造扭矩杆,包括:杆,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第一轴衬轮毂;和第二轴衬轮毂;其中,杆包括由金属板或片切割的件,其中,第一轴衬轮毂包括切割管,其中,第二轴衬轮毂包括切割管,其中,杆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轴衬轮毂的外表面一致的半径,其中,杆的第二端具有与第二轴衬轮毂的外表面一致的半径,其中,杆的第一端焊接至第一轴衬轮毂的外表面,并且其中,杆的第二端焊接至第二轴衬轮毂的外表面。
在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扭矩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至少1/4英寸厚的一块金属板或片切割成杆;切割第一件管以形成第一轴衬轮毂;切割第二件管以形成第二轴衬轮毂;将杆的第一端焊接至第一轴衬轮毂;和将杆的第二端焊接至第二轴衬轮毂。
另外,提供用于构造用于车辆悬架的制造扭矩杆的装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瑞森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瀚瑞森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2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