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32476.0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诚一郎;铃木明人;汤田直树;佐谷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将次级压比较基准值(Psec_b)和初级压比较基准值(Ppri_b)中较大的一方设定为管路压目标值(Plin_tg),在车辆的定速行驶控制时,将次级压目标值(Psec_tg)加上了第一偏置量(γ)的值设为次级压比较基准值(Psec_b),将初级压目标值(Ppri_tg)加上了第二偏置量(γ)的值设为初级压比较基准值(Ppri_b)。通过这样控制管路压,抑制定速行驶控制时的发动机转速发生变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适用于链条式无级变速器的控制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在汽车等车辆上的无级变速器(CVT)由输入驱动源的扭矩的初级带轮、将扭矩向车轮输出的次级带轮、架设在这些带轮上的动力传递部件(带或链条)构成。两带轮分别具备形成V型槽的固定带轮及可动带轮,各可动带轮利用以管路压为初始压而制成的初级带轮压(也称为初级压)及次级带轮压(也称为次级压)向固定带轮施力。由此,动力传递部件被带轮夹持,进行在初级带轮及次级带轮间的动力传递。
管路压以来自油泵的排出压为初始压而制成。油泵将车辆的发动机(内燃机)设为直接或间接的动力源,因此,管路压的高度大幅左右燃耗率。另外,当管路压为高至必要以上的高压时,提高在变速器的旋转部分及滑动部分的摩擦力,因此,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使管路压降低至必要带轮压,降低油泵的排出压,并且降低摩擦力,从而提高燃耗率。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以基于车辆状态设定初级压目标值及次级压目标值,将各目标压力中的任一较高一方的压力设为管路压的方式,控制管路压调节阀。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将管路压设定成各目标压力中较高一方的压力以上,能够抑制油泵的功率损耗并实现车辆的燃耗率提高。
但是,在CVT中,为了确保变速比的控制精度,装备检测初级压及次级压的压力的初级压传感器及次级压传感器,一边反馈检测到的各压力值,一边精确地控制各自的压力。但是,对于管路压,不需要如初级压及次级压那样高精度的控制,因此,在大多情况下,不设置压力传感器,而通过开环进行控制。
但是,判明了当将管路压目标值设定成初级压目标值及次级压目标值的较大一方的值(高压侧目标值),且根据与管路压目标值对应的管路压指示值,通过开环控制管路压时,发动机转速变动,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分析该现象可知,由于变速比的变动,发动机转速不稳。另外,还可知,该现象在自动巡航(巡航控制)等进行的定速行驶控制时集中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课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基于初级压目标值及次级压目标值中较大一方的值设定管路压目标值,并控制管路压,其中,能够抑制定速行驶控制时的发动机转速发生变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3281号公报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首先分析了在定速行驶控制时产生的发动机转速的变动原因。其结果,得到以下推测结果,即,由于发生实际变速比的上下变动,伴随于此,实施定速行驶控制,因此,实际发动机转速上下变动。
另外,考虑到在基于定速行驶控制的行驶时,驾驶员不进行加速操作,因此,若发动机转速任意地上下变动,则给驾驶员造成较大的不适感,但在通过驾驶员的加速操作进行行驶的通常行驶时,即使发动机转速上下变动,给驾驶员造成的不适感也较小。
本发明是基于这种见解而研发的,具有以下的主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2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