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35923.8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好儿;中岛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A47C7/74;B60N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空调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5年10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5-196072号,并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空气向座椅流动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例如以往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有配置于座椅下的送风机。该送风机经由管道吸入从配置于车室内的前方的空调单元吹出的空调风,并且该送风机向形成于座椅的座椅通风路内吹送该空调风。
此外,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在管道内具有门。该门通过该门的转动而使送风机的空气吸入口与向空调单元连通的空气通路和向车室内开放的空气通路中的任一方连通。由此,能够在所期望的时机将通过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向座椅输送的空气从空调风向车室内空气切换。
通过这样的从空调风向车室内空气的切换能够防止如下情况:例如,起因于从空调单元吹出的冷的风或者热的风即空调风持续地向乘员吹送,而乘员过冷或者过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968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如上所述,门对与送风机的空气吸入口连通的空气通路进行切换,但是,该门的切换动作需要由促动器等机械地进行。但是,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的送风机和作为空气通路的切换机构的门在车辆中一般设置于座椅下,该座椅下非常窄。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需要将作为切换机构的门构成得小型并且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门构成得小型并且简单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该门将向座椅吹送的空气向车室内空气和空调风中的任一方切换。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是使空气向座椅流动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
流入空间形成部,该流入空间形成部形成有流入空间,从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车室内空调单元吹出的空气向流入空间流入;
送风机,该送风机具有吸入部和送风风扇,其中,吸入部形成有与流入空间连通的空气吸入口,送风风扇经由空气吸入口吸入流入空间内的空气且将该吸入的空气向座椅吹送;以及
开闭门,
在流入空间形成部形成有使流入空间和车室内的空间连通的空间连通孔,
开闭门设于流入空间形成部内,对空间连通孔进行开闭,开闭门在堵塞该空间连通孔的动作中,从流入空间形成部的内侧堵塞该空间连通孔,开闭门通过从车室内的空气压减去流入空间内的空气压所得到的空气差压而向打开空间连通孔的开放方向动作。
如上所述,开闭门在堵塞空间连通孔的动作中,从流入空间形成部的内侧堵塞该空间连通孔,且通过从车室内的空气压减去流入空间内的空气压所得到的空气差压而向打开空间连通孔的开放方向动作。因此,能够不使用电动机等促动器就使开闭门进行开闭动作。例如,若从车室内空调单元朝向流入空间的空气流入停止,则送风机在流入空间内产生吸入负压,因此,开闭门通过上述空气差压向开放方向动作。因此,与例如通过促动器使开闭门动作的结构相比,能够将该开闭门构成得小型并且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和车辆用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其中,送风空气从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向车辆用座椅供给。
图2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的II-II截面的剖视图,是表示开闭门堵塞空间连通孔的孔封闭状态的图。
图3是将图2中的III部放大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的II-II截面的剖视图,是表示开闭门打开空间连通孔的孔开放状态的图。
图5是将图4中的V部放大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图1的II-II截面的剖视图,是表示开闭门的孔封闭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图1的II-II截面的剖视图,是表示开闭门的孔封闭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图1的II-II截面的剖视图,是表示开闭门的孔封闭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图8的IX-IX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在图中对于彼此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5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