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6264.X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津原良辅;桥口昌彦;久保田裕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8/30 | 分类号: | C08F8/30;C08F8/12;C08F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乙酸 型螯合 树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树脂中的水分量为50~75%,Na型/H型的体积比为1.4~1.8。另外,涉及一种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制造方法,使用醇作为氯甲基化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的利用亚氨基二乙腈进行氨基化反应的溶剂,或者使用碘化钠和/或碘化钾作为氨基化反应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的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另外,本发明涉及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向氯甲基化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有效地导入亚氨基二乙酸基的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其重金属的选择吸附性高,被广泛地用于食盐中的重金属除去、药液纯化等领域。
以往,作为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通过邻苯二甲酰亚胺法合成氨甲基化聚合物并使其与氯乙酸反应的方法(专利文献1);使六亚甲基四胺与氯甲基化聚合物反应而合成氨甲基化聚合物并使其与氯乙酸反应的方法(专利文献2);使经氯甲基化的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与亚氨基二乙腈反应的方法(非专利文献1);使经氯甲基化的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与亚氨基二乙酸酯反应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将经氯甲基化的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作为原料并使用二甲基苯胺作为催化剂,由此对交联共聚物的母体赋予亲水性,使其与亚氨基二乙腈反应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
应予说明,在非专利文献1中,在氯甲基化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与亚氨基二乙腈的反应中,使用吡啶作为溶剂,然后进行水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61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960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英国专利第767821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高分子化学1960年第17卷第177,30~36
非专利文献2:J.Coord.Chem.,1980,Vol.10,257-262
发明内容
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各种领域的使用中要求进一步的分离性能、即金属吸附性能的提高,但通过上述以往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仍无法实现该要求。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的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地向氯甲基化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导入亚氨基二乙酸基的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通过控制亚氨基二乙酸基的导入量等,能够提高Cu等的金属吸附量。另外,发现在将氯甲基化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利用亚氨基二乙腈进行氨基化、接着进行水解的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该氨基化反应中使用特定的溶剂或者使用特定的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地向氯甲基化苯乙烯系交联共聚物导入亚氨基二乙酸基。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实现的。
即,本发明的主旨如下所述。
[1]一种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通过红外吸收分析得到的红外吸收光谱满足下述式(1)。
0.85%≤((2000cm-1的透射率)-(2200cm-1的透射率))/(2000cm-1的透射率)×100≤5%…(1)
[2]根据[1]所述的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其中,树脂中的水分量为5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6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水轴流泵
- 下一篇:一种快速拆装式潜水贯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