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覆系统及相应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9693.2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M·伊姆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3/00 | 分类号: | B05B3/00;B05B3/10;B25J19/00;B05B13/04;B05B16/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比梯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相应 操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利用涂覆剂涂覆部件的涂覆系统,所述涂覆系统具有
a)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其在操作期间产生作为副产物的余热,从而形成热源,以及
b)第二涂覆系统部件(1、5),其在操作期间被加热并形成散热器,
c)其中,将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的余热供给至第二涂覆系统部件(1、5)以用于加热,
其特征在于,
d)供应余热的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是涂覆系统的机器人(6)的机器人驱动器或机器人驱动器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系统,
其特征在于,
a)设置热交换器(17),所述热交换器(17)吸收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的余热并将所述余热供给至第二涂覆系统部件(1、5),和
b)热交换器(17)在热交换器的暖侧连接至产生余热的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并在热交换器的冷侧将吸收的余热传递至气体物质流或液体物质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系统,其特征在于,
a)待加热的第二涂覆系统部件(1、5)以液体处理介质或气体处理介质操作,以及
b)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的余热加热第二涂覆系统部件(1、5)的处理介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系统,其特征在于,
机器人驱动器(12、13)的供应余热的部分包括机器人驱动器(12、13)的马达(12)和/或齿轮箱(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驱动器(12、13)包括:
a)马达(12),
b)齿轮箱(13),其在输入侧由马达(12)驱动并在输出侧机械地驱动机器人(6),以及
c)用于从马达和/或齿轮箱导出余热的冷却凸缘(17),其中,所述冷却凸缘(17)
c1)布置在马达与齿轮箱之间,
c2)热连接至马达和/或齿轮箱,以及
c3)从马达和/或齿轮箱导出余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覆系统,
其特征在于:
a)冷却凸缘(17)包括两个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在安装状态下彼此靠触地布置并密封地围出壳体内部空间,或者冷却凸缘(17)是一体件,和
b)两个壳体部件各自具有用于使马达(12)或齿轮箱(13)的轴通过的圆柱形孔(23),其中,在安装状态下,两个孔(23)同轴地定向并相对于壳体内部空间密封,和
c)冷却凸缘(17)包括入口(19),以便将待加热的处理介质导入壳体内部空间中,和
d)冷却凸缘(17)包括出口(20),以便将加热的处理介质从壳体内部空间导出,和
e)冷却凸缘(17)在内部包括至少一个肋(22),所述肋(22)突出至壳体内部空间中,以便改善冷却凸缘(17)与位于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处理介质之间的热接触,和
f)处理介质在入口(19)与出口(20)之间被围绕孔(23)的肋(22)引导,从而围绕孔(23)形成处理介质的环状流,和
g)冷却凸缘(17)包括分隔壁(24),所述分隔壁(24)布置在入口(19)与出口(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系统,其特征在于,
a)第二涂覆系统部件(1)是旋转雾化器(1),所述旋转雾化器(1)发射涂覆剂的喷射射流(3),
b)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的余热加热供给至旋转雾化器(1)的压缩空气涡轮(5)的压缩空气,以便防止在压缩空气涡轮(5)中形成冷凝水,和/或
c)第一涂覆系统部件(12、13)的余热加热供给至旋转雾化器(1)的成形空气,旋转雾化器(1)发射所述成形空气,以便使喷射射流(3)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尔系统股份公司,未经杜尔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96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