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0051.4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雅宽;西村隆一;田中康治;宫城隆司;山本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6 | 分类号: | B21D22/26;B21D22/02;B21D24/00;B21D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制 零部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在该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对配置于阴模及压料垫与冲头之间的坯料或预成形后的坯料进行压制加工来制造压制零部件之际,利用如下步骤来制造所述压制零部件,
基于弯曲成形的压制成形装置包括:阴模及压料垫;以及与该阴模及该压料垫相对地配置的冲头,
该压制零部件具有包括顶板、凸棱线、纵壁、凹棱线以及凸缘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具有通过所述凸棱线、所述纵壁和所述凹棱线弯曲而使所述顶板的外形在与该顶板正交的俯视时呈L型、T型或Y型的弯曲部,该顶板向一个方向延伸而存在,该凸棱线与该顶板中的正交于所述一个方向的方向的端部相连,该纵壁与该凸棱线相连,该凹棱线与该纵壁相连,该凸缘与该凹棱线相连,
所述步骤为:
利用所述压料垫较弱地对所述坯料中的要成形为所述弯曲部的所述顶板的局部的部分进行加压,或者以将所述压料垫与所述冲头之间的间隙保持在所述坯料的板厚以上且所述坯料的板厚的1.1倍以下的方式使所述压料垫靠近或接触所述坯料中的要成形为所述弯曲部的所述顶板的局部的部分;
在所述坯料的、要成形为所述顶板的所述一个方向的端部的部分与所述坯料的要成形为所述顶板的部分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阴模和所述冲头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相对地移动,使所述坯料中的要成形为所述顶板的一个方向的端部的部分在所述阴模的对所述顶板进行成形的部分之上进行面内移动,与此同时对所述弯曲部的内周侧的所述纵壁、所述凹棱线以及所述凸缘进行成形,
其中,
利用所述压制加工,在所述坯料中的、要成形为所述压制零部件的所述弯曲部的内周侧的凸缘的部分的附近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流入促进部,该材料流入促进部使所述坯料中的要成形为所述端部的部分向所述坯料中的要成形为所述弯曲部的内周侧的凸缘的部分流入的流入量增加;并且
该材料流入促进部在与所述顶板正交的俯视时具有如下的截面形状:同与所述弯曲部的内周的中央位置相切的直线平行的截面的截面线长随着远离所述弯曲部的内周侧的凸缘而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坯料由抗拉强度118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形成;
作为所述压制零部件的高度的、所述纵壁向产品高度方向的投影距离是70mm以上;
所述压制零部件的所述凹棱线的曲率半径在侧视时是10mm以下;以及
所述压制零部件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在所述俯视时是100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两项以上:
所述坯料由抗拉强度118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形成;
作为所述压制零部件的高度的、所述纵壁向产品高度方向的投影距离是55mm以上;
所述压制零部件的所述凹棱线的曲率半径在侧视时是15mm以下;以及
所述压制零部件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内侧的曲率半径在所述俯视时是140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材料流入促进部设置于所述坯料中的、要成形为所述压制零部件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截面形状包括所述截面线长增加、且局部恒定的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材料流入促进部是朝向与所述压制零部件的所述顶板相同的一侧凸出的凸状压边筋、或朝向与所述压制零部件的所述顶板相反的一侧凸出的凹状压边筋。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材料流入促进部至少设置于所述坯料所存在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材料流入促进部沿着与所述坯料的板厚方向平行的方向设置成台阶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00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