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0051.4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雅宽;西村隆一;田中康治;宫城隆司;山本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6 | 分类号: | B21D22/26;B21D22/02;B21D24/00;B21D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制 零部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对由超高强度钢板形成的坯料进行基于自由弯曲工法的压制加工,不在弯曲部的内周侧的凸缘产生裂纹地制造压制零部件。通过利用由国际公开第2011/145679号小册子所公开的自由弯曲工法对由抗拉强度118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形成的坯料(24)以冷态进行压制加工,来制造具有帽型的横截面形状和弯曲部(13)的压制零部件(11)。利用压制加工,在坯料(24)的、要成形为压制零部件(11)的弯曲部(13)的内周侧的凸缘(11e)的部分的附近设置材料流入促进部(19),该材料流入促进部(19)使坯料(24)中的、要成形为压制零部件(11)的端部(11f)的部分向坯料(24)中的、要成形为压制零部件(11)的弯曲部(13)的内周侧的凸缘(11e)的部分流入的量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制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身壳体具有组合结构(承载式结构)。组合结构由彼此接合起来的许多骨架构件和成形面板构成。
例如前支柱、中心支柱、侧梁、上边梁、纵梁等公知为骨架构件。另外,例如罩脊(日文:フードリッジ)、前围板、前地板,后地板前侧板、后地板后侧板等公知为成形构件。
通过将前支柱加强件、中心支柱加强件、侧梁外加强件等构成构件与外面板、内面板这样的其他构成构件接合来组装前支柱、中心支柱、侧梁这样的具有闭合截面的骨架构件。
图14是表示骨架构件1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如图14所示,骨架构件1是利用点焊将构成构件2、3、4、5接合来组装的。构成构件2具有大致帽型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帽型的横截面形状具有顶板2a、左右一对纵壁2b、2b、以及与纵壁2b、2b相连的凸缘2c、2c。顶板2a在从与顶板2a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具有倒L型的外形。
此外,也存在在上述俯视时与图14所示的构成构件2相反地具有L型的外形的构成构件。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在上述俯视时具有L型或倒L型的外形的零部件统称为“L型零部件”。通过具有L型零部件来作为构成要素,从而确保骨架构件1的强度和刚度。
图15是表示T型零部件6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T型零部件6的顶板6a在从与顶板6a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具有T型的外形。例如中心支柱加强件公知为T型零部件6。
T型零部件6与L型零部件2同样地具有大致帽型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帽型的横截面形状具有顶板6a、左右一对纵壁6b、6b、以及左右一对凸缘6c、6c。而且,Y型零部件(参照后述的图13)公知为T型零部件6的变形。Y型零部件的顶板6a在上述俯视时具有Y型的外形。在以后的说明中,将L型零部件2、T型零部件6、还有Y型零部件统称为“弯曲零部件”。
为了防止褶皱的产生,弯曲零部件通常是利用基于拉深成形的压制加工来制造的。
图16是表示基于拉深成形的压制加工的概略的说明图,图16的(a)表示成形开始前,图16的(b)表示成形完成时(成形下止点)。
如图16的(a)和图16的(b)所示,使用阴模7、冲头8、以及坯料保持件9对坯料10进行基于拉深成形的压制加工,成形出中间压制零部件12。
图17是表示利用基于拉深成形的压制加工制造的压制零部件11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作为压制零部件11的成形原材料的坯料10的说明图,图19是表示坯料10中的防皱压边区域10a的说明图,而且,图20是表示保持着压制加工后的状态的中间压制零部件12的说明图。
例如经由以下所列举的工序(i)~(iv),从而利用基于拉深成形的压制加工来制造图17所示的压制零部件11。
(i)将图18所示的坯料10配置于阴模7和冲头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0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