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盖以及使用该减压盖的悬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3157.X | 申请日: | 2016-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滨田真彰;近藤真伍;西仲秀人;小山裕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54 | 分类号: | F16F9/54;B60G15/07;F16F9/32;F16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以及 使用 悬架 机构 | ||
1.一种减压盖,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而将安装于减振器的第一安装部件和安装于车辆车身的第二安装部件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并且,具备内部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封入区域,由此发挥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
所述减压盖的特征在于,
形成有供封入于所述流体封入区域的非压缩性流体流动的节流通路,并且,该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设定为汽车的锁止时经由所述减振器而从该汽车的驱动系统向所述车辆车身传递的振动的频率,
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形成有环状凹部,所述环状凹部是沿周向延伸的槽状的凹部且遍及整周连续地形成,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为上下深度较大的扩展区域,并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为上下深度较小的狭窄区域,前后一对所述扩展区域经由左右一对所述狭窄区域而在周向上连接,穿过该狭窄区域而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设定为比所述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高的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设定为50Hz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封入区域具备:壁部的一部分由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主液室、以及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构成的副液室,利用所述节流通路将所述主液室和副液室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压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性膜形成为能够配置于所述减振器和外插于该减振器的螺旋弹簧的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之间的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盖,其特征在于,
将汽车的锁止时经由所述减振器而从该汽车的驱动系统向所述车辆车身传递的振动在大致轴向上向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之间输入,并且,将从与路面接触的车轮经由该减振器而向该车辆车身传递的路面振动在大致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乃至侧倾方向上也向该第一安装部件与该第二安装部件之间输入,将针对在大致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乃至侧倾方向上的输入振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设定为比所述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高的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压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封入区域具备:壁部的一部分由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主液室、以及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构成的副液室,利用所述节流通路将所述主液室和副液室相互连通,
另一方面,因大致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乃至侧倾方向上的振动输入而在该扩展区域之间产生穿过该狭窄区域的流体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盖装配于具备三气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汽车的所述减振器与所述车辆车身之间。
8.一种悬架机构,具备将车辆车身和车轮连结的减振器以及悬架臂,并且,具备居间安装于所述车辆车身和所述减振器的减压盖、以及居间安装于所述车辆车身与所述悬架臂的悬架衬套,
所述悬架机构的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盖作为所述减压盖,
另一方面,所述悬架衬套具备内部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封入区域,并且,形成有供封入于该流体封入区域的非压缩性流体流动的节流通路,该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设定为汽车的锁止时经由所述悬架臂而从该汽车的驱动系统向所述车辆车身传递的振动的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31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