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内电动机动力线的配线结构以及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3489.8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将吾;田村四郎;铃木稔;涩谷勇介;太向真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L15/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机动力 结构 以及 电动机 驱动 装置 | ||
轮内电动机动力线(93)在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包含连续地延伸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侧区域(93d)、中间区域(93e)以及车身侧区域(93f),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侧区域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下侧与中间区域连接,车身侧区域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下侧与中间区域连接,中间区域以将两侧作为上方、将中间部分作为下方的方式弯曲地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延伸至车身而从车身向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供给电力的动力线。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电动车辆的车轮内部设置轮内电动机、利用轮内电动机对该车轮进行驱动的技术。在这样的电动车辆中,不需要在车身搭载发动机、电动机,在能够增大乘坐空间、载货空间等车身的内部空间方面有利。在电动车辆的车身,经由悬架装置而连结有轮内电动机。另外,在车身搭载有轮内电动机的控制部、电池以及变换器。并且,通过动力线将与悬架装置的簧下部件(车轮侧)连结的轮内电动机和搭载于悬架装置的簧上部件(车身侧)的变换器连接。作为从变换器向轮内电动机供给电力的动力线,以往,例如公知有日本特许4628136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特开2006-240430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那样的动力线。专利文献记载的动力线通过夹紧构件安装于悬架装置的上臂,或者通过夹紧构件安装于轮内电动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4628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404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那样的动力线中,会产生以下说明那样的问题。即,当轮内电动机发生转向时,与轮内电动机连接的动力线会以转向轴线为中心而发生位移。动力线粗且难以弯折,另一方面,轮内电动机从直行方向向左右方向转向时每次都被屈伸,或者以反复山折与谷折的方式在同一部位向左右方向反复弯折。因此,当动力线在同一部分长时间被反复屈伸时,有可能导致弯曲疲劳积蓄而发生劣化。
另外,以往的车轮、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悬架装置以及动力线配置于车身的车轮罩,因此,若想要加长动力线而缓和作用于动力线的屈伸,则必须加大车轮罩,从而乘坐空间、载货空间等车身的内部空间变小,电动车辆的装载性能变差。
另外,专利文献记载的动力线从轮内电动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大致水平地配线或者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朝向上方地配线,因此,在车身的车轮罩设置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穿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动力线。因此,由于贯通孔,车轮罩以及车身结构件的刚性及强度会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对于转向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而降低转向时的动力线的屈伸的技术。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不牺牲车身的内部空间、不在车轮罩以及车身结构件穿设贯通孔即可的轮内电动机动力线的布局。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轮内电动机动力线的配线结构具备: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其配置于车轮内部而对该车轮进行驱动;悬架装置,其将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以能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向轴线作为中心进行转向的方式与车身连结;动力线,其一端与设于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动力线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车身,从车身向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供给电力,所述动力线能够弯折,动力线在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包含沿着转向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侧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3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