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抗体结构域融合蛋白质的异聚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46174.9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S·格勒茨;D·扎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莱高托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45 | 分类号: | C07K14/74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袁泉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质 融合构建体 二聚体 抗体结构域 融合蛋白质 循环半衰期 异聚体 抗体 融合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二聚体蛋白质的融合构建体,其中所述蛋白质的部分与抗体的CH1结构域或CL结构域融合。这些融合构建体提高了二聚体蛋白质的稳定性、可溶性、循环半衰期以及生产产量。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多肽的异聚体,其中由两个抗体结构域提供二聚化。具体而言,将抗体的CH1结构域与蛋白质的第一部分融合以及将抗体的CL结构域与所述蛋白质的第二部分融合。通过CH1和CL结构域的二聚化,由两个部分形成蛋白质。
发明背景
凝血是封合人体或动物体内伤口的重要自然过程。该过程由各种血液组分进行的复杂相互作用组成,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参与凝血级联反应的血液组分凝血因子是酶原,即无酶活性的蛋白质,其通过蛋白水解裂解转化成蛋白酶。由此,形成凝血级联反应,其中一个凝血因子裂解并活化下一个凝血因子。已经经历这种转换的凝血因子通常被称为“活化的因子”,并通过添加小写后缀“a”(例如因子VIIa)来表明。凝血因子通常是通过裂解下游蛋白质而起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这些丝氨酸蛋白酶因子的实例为凝血酶及因子VII、IX、X、XI和XII。
因子VII是分子量为约50kDa的单链糖蛋白。因子VII向VIIa的活化可以由几种不同的血浆蛋白酶如因子XIIa催化。因子VII的活化导致形成两条多肽链,一条28kDa的重链和一条17kDa的轻链,二者通过至少一个二硫键结合在一起。因子IX也是一种57kDa的单链前体,并在被因子XIa裂解后转化为活性丝氨酸蛋白酶(因子IXa)。因子IXa由16kDa轻链和29kDa重链组成。
各种凝血因子,例如特别是因子VII、VIII和IX被用在治疗血友病或预防无法控制的出血的医疗中。在治疗中,可以施用酶原,然后其在体内被患者的凝血级联反应所活化。由于无活性因子在患者体内通常仅部分活化,并且不同患者中的活化率不同,因此该药物的给药有一定不确定性。在另一种方法中,在施用于患者之前人工活化该因子。然而,这种方法需要特定的活化步骤,并且难以控制,因为在活化步骤期间所述因子也可能被降解。其活性形式是由两个单独的部分或亚基组成的其他治疗性蛋白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生产具有改进特性的二聚体或多聚体蛋白质的手段。
发明概述
本发明人发现由两个或更多个多肽链(亚基)组成的蛋白质如活化的凝血因子,特别地是因子VIIa,可以通过使用两个融合多肽构建体进行重组表达来产生,其中第一部分与抗体的CH1结构域融合以及第二部分与抗体的CL结构域融合。对于产生时通常为无活性单链蛋白质并且必须通过裂解成两条单独的多肽链而活化的蛋白质(例如凝血因子)来说,产生已经是包含两条单独的多肽链的活性形式的蛋白质是特别有利的,因为避免了无论是人工地还是在患者体内进行的单链蛋白质所需的活化步骤。
产生CH1/CL融合多肽进一步增加了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循环半衰期。患者循环中凝血因子的半衰期是治疗中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血友病等先天性疾病的治疗中,连续对患者施用凝血因子。因此,具有延长的半衰期的治疗剂减少了药物的量和所需的施用次数。因此,使用CH1-CL异聚体对凝血因子如因子VII是特别有利的。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含第一融合多肽和第二融合多肽的异聚体,其中所述第一融合多肽包含与抗体的CH1结构域融合的目的蛋白质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融合多肽包含与抗体的CL结构域融合的目的蛋白质的第二部分。在异聚体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聚集以形成目的蛋白质。一个具体实例是因子VIIa,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衍生自因子VIIa的轻链以及所述第二部分衍生自因子VIIa的重链。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包含第一融合多肽和第二融合多肽的异聚体,其中所述第一融合多肽包含与抗体的CH1结构域融合的第一目的蛋白质,以及所述第二融合多肽包含与抗体的CL结构域融合的第二目的蛋白质。在异聚体中,特别地第一蛋白质和第二蛋白质聚集以形成蛋白质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莱高托普有限公司,未经葛莱高托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6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