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控制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7014.6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2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南平紘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6/00 | 分类号: | B62D6/00;B62D5/04;H02P6/16;B62D113/00;B62D119/00;B62D1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黄志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控制 装置 电动 助力 转向 车辆 | ||
提供即使在检测马达电角的马达电角检测部发生故障时也能够准确地对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的马达控制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车辆。具备:相对偏移量估计部(62),其估计由输出侧旋转角度传感器(13c)检测出的转向轴(12)的输出轴旋转角度检测值(θos)的基准值(θosr)与三相电动马达(22)的马达电角原点(θmd)之间的相对偏移量(θoff);和马达电角估计部(63),其根据输出轴旋转角度(θos)和相对偏移量(θoff)来计算马达电角估计值(θme),当旋转变压器(23a)和角度运算部(60)中的至少一方异常时,根据由马达电角估计部(63)估计的马达电角估计值(θme)对三相电动马达(22)进行驱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搭载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多相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的马达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控制搭载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电动马达的马达控制装置,例如公开了专利文献1记载的多相旋转器的控制装置。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例中,利用旋转变压器等位置传感器检测转子旋转位置θ,根据指令电压Vd1,Vq1以及转子旋转位置θ,计算作为三相电压指令值的U相电压指令Vuu*1、V相指令电压Vvu*1以及W相指令电压Vwu*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988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现有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检测转子旋转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发生了故障的情况,因此导致在故障后难以准确地对多相旋转器进行驱动控制。
因此,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现有例的未解决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检测马达电角的马达电角检测部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准确地对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的马达控制装置、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及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具备:偏移量估计部,其估计由检测转向操作的转向角的转向角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转向角的基准值与产生转向辅助力的多相电动马达的马达电角的原点之间的相对偏移量;马达电角估计部,其根据所述转向角和所述相对偏移量来估计所述马达电角;以及马达驱动控制部,当检测所述马达电角的马达电角检测部正常时,该马达驱动控制部根据由该马达电角检测部检测出的马达电角对所述多相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当所述马达电角检测部发生了异常时,该马达驱动控制部根据由所述马达电角估计部估计出的马达电角估计值对所述多相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
此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具备:马达电角估计部,其根据由检测转向操作的转向角的转向角检测部检测出的转向角来估计产生转向辅助力的多相电动马达的马达电角;和马达驱动控制部,当检测所述马达电角的马达电角检测部正常时,该马达驱动控制部根据由该马达电角检测部检测出的马达电角对所述多相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当所述马达电角检测部发生了异常时,该马达驱动控制部根据由所述马达电角估计部估计出的马达电角估计值对所述多相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
此外,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备所述第1或第2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车辆具备所述第3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估计由转向角检测部检测出的转向操作的转向角的基准值与多相电动马达的马达电角的原点之间的相对偏移量,根据转向操作的转向角和相对偏移量来估计马达电角。此外,根据由转向角检测部检测出的转向操作的转向角来估计多相电动马达的马达电角。并且,当检测马达电角的马达电角检测部发生了异常时,能够根据由马达电角估计部估计出的马达电角估计值对多相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由此,即使在马达电角检测部发生了异常时,也能够继续进行多相电动马达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层叠薄膜的制造装置
- 下一篇:行进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