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由机器供应至包装件的液体制备饮料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7369.5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0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J-M·弗里克;H·维斯;Y·艾特博济亚德;Y·埃帕尔;P·贝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0 | 分类号: | A47J3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秘凤华;吴鹏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供应 包装 液体 制备 饮料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在容纳营养成分的包装件(2)内递送经消毒的液体来制备饮料的设备(1),该设备包括:包装件(2),该包装件包括容纳营养成分的产品隔室(26)和被布置成用于供应隔室(26)内液体的喷管(27);以及机器(3),该机器包括控制单元(11)、液体供应和处理单元(8),该液体供应和处理单元包括被布置成用于消毒在其中循环的液体的光学辐射室(14);以及连接组件(15),该连接组件用于将液体供应和处理单元(8)与包装件(2)流体连接;其中喷管(27)包括具有液体入口(30)并且能够穿过液体供应和处理单元(8)的连接组件(15)插入的流体连接器(28);其中流体连接器(28)在穿过连接组件(15)插入之后定位在插入位置,在该位置处液体入口(30)暴露于由光学辐射室(14)产生的光辐射场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安全卫生的方式制备饮料诸如营养液体组合物的设备和方法。具体地讲,设备包括容纳营养成分诸如婴儿配方食品、基于乳质或基于大豆类成分的包装件以及用于接收包装件并将包装件连接到液体供应的机器;与包装件中的营养成分相关联以便制备饮料诸如即饮型婴儿配方食品组合物的液体。
背景技术:
如今,通过将营养成分与液体(通常为水)混合来制备营养饮料的机器或系统经常用于家庭和户外应用,并且应进一步开发以用于喂食医院或诊所中的病人。
当制备用于体质较弱的个人诸如婴幼儿、学步儿、病人或老年人的某些饮料时,每次使用机器时,确保待与产品成分混合并且由机器供应的液体从微生物角度看是安全的十分重要。液体可能容纳不期望的污染物,诸如例如微生物或病毒。在液体与包装件中所容纳的营养成分混合之前,应从液体中除去或中和这些不期望的污染物。
一个具体问题可被称为“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实际上是系统介于机器中的消毒区域和包装件中的混合或重构点之间的部件,这部分可能无法进行适当的净化或消毒。此类部分可能是表面、导管、针等的或大或小的小部分。
US6118933涉及一种采用分配和过滤装置由粉末制备婴儿配方食品的设备或方法。该设备包括用于固定水供应的贮存器、用于在适于安全喂食婴儿的温度下预先加热好水的加热元件、位置适于接收通过龙头从贮存器分配的水的奶瓶以及用于立即与通过龙头从贮存器分配的水混合的配方奶粉供应。该设备还包括杀菌装置,包括设置在贮存器内的紫外(UV)灯,或用于在泵与龙头之间的流动路径内过滤水中细菌的装置。此类系统不是非常方便,因为它需要使用者在奶瓶中添加合适剂量的粉末,但更重要的是,它并不安全,因为龙头自身可能受到污染并且传输穿过其中的水中污染物。
EP2046398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营养组合物的分配器,包括贮存器、水加热装置和水排放装置,其中在水加热装置与水排放装置之间设有细菌过滤器,由此使得热水在从分配器排放之前经过过滤器。还提供蒸汽发生器,由此使得在每个循环中水排放装置的内部和/或过滤器表面由蒸汽经过而得到清洁。
EP2134222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饮料例如牛奶的设备,该设备被配置成通过将饮料总量所必需量的配方食品(P)混合在一定量的温度范围为60-80℃的热液体中来制备浓缩饮料,并且被配置成将合适量的一定低温液体添加到浓缩物中以达到具有安全饮用温度的饮料最终体积。该设备还包括具有UV灯和UV透明管的辐射系统,由此使得在操作期间管容纳环流的灯,或者液体流经其中UV辐射来自外界的管。
WO 2009/027131涉及一种由容纳营养成分的胶囊制备和分配营养组合物的分配设备,该设备包括水回路、水加热器、注射头,其中注射头包括用于将水注入容纳营养成分的胶囊的侵入部分;在将水注入胶囊期间用于固定胶囊的胶囊保持器,其中该胶囊保持器包括被布置成通过注射侵入部分将清洁剂注入水回路的至少一部分的清洁和/或消毒装置;以及可与注射头接合相关联的收集装置,以使得收集装置能够在清洁剂经过注射侵入部分之后收集和丢弃清洁剂。
WO2009/092629涉及一种具有集成抗微生物过滤器的营养饮料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雀巢产品有限公司,未经雀巢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