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设备上的无标记的多用户多对象增强现实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2213.6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顾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设备 标记 多用户 对象 增强 现实 | ||
本发明提供允许用户将多个虚拟对象置入到现实世界场景中的方法及设备。一些置入对象可与该场景静态相关联,而其它对象被指定为随该场景中的某些移动对象移动。虚拟对象的置入不使用标记。各个分离的移动设备的用户可共享其置入的虚拟对象,以创造多用户多对象的增强现实(AR)体验。
相关申请案交叉申请
本申请案主张2015年9月11日申请之题为「移动设备上的无标记的多用户多对象增强现实」的美国申请案第14/852,247号之优先权,该申请案之全文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现实技术。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R)是一种在现实世界中的用户的视图上叠加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从而提供复合视图的技术。现代功能强大的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与不断扩增的传输带宽结合,使得各种移动AR应用成为可能,为现代用户提供了各种丰富的经验。可能已经开发了一些独立的移动应用以帮助用户半自动地将虚拟的二维(2D)图像或视频置入到所捕获的2D照片或视频。所述图像的置入点通常为预定义标记。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允许将多个虚拟对象置入现实世界场景的方法及设备。一些置入对象可与该场景静态相关联,而其它对象被指定为随该场景中的某些移动对象移动。虚拟对象的置入不使用标记。各个分离的移动设备的用户可共享其置入的虚拟对象,以创造多用户多对象的AR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处理器及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显示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另一移动设备接收虚拟对象。所述接收到的虚拟对象被置入到所述其它移动设备上的第二现实世界场景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包含所置入的多个虚拟对象及从所述其它移动设备接收的虚拟对象的第一现实世界场景呈现在所述显示器上,以创造共享的增强现实体验。
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处理器及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显示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输入,将视频帧分离成包含在所述现实世界场景内不移动的视频内容的静态部分及包含在所述现实世界场景内移动的视频内容的动态部分。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第一虚拟对象置入到所述静态部分中,将第二虚拟对象置入到所述动态部分中,将包含与所述静态部分静态相关联的所置入的第一虚拟对象及在现实世界场景中随动态部分中移动的现实世界对象移动的第二虚拟对象的现实世界场景呈现在显示器上。
在方法实施例中,方法包括:接收关于将第一虚拟对象置入到第一现实世界场景的位置的输入,并接收来自其它移动设备的第二虚拟对象。将所接收的虚拟对象置入到所述其它移动设备上的第二现实世界场景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包含所述第一及第二虚拟对象的所述第一现实世界场景呈现在显示器上,以创造共享的增强现实体验。
此等及其它特征在结合以下附图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详细描述中更佳地被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现参阅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而描述的以下简要说明,其中的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至图4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多个用户在各个用户的移动相机的观看下将对象置入到现实世界场景中并与其它用户共享对象的实例;
图5A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用于提供多用户多对象AR体验的操作;
图5B及图5C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AR方法流程图的实例;
图6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即时图生成模块的实例;
图7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不同帧之间以及2D帧及3D坐标系之间的2D点的对应关系;
图8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静态/动态图分离模块的实例;
图9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围绕某些3D图点的多面体的生成;
图10说明根据各实施例的定位及动态图跟踪模块的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定时旋转的手机支架
- 下一篇:通过颜色传感器取色的自调色喷墨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