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雾性物品和汽车用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709.3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小平广和;杉原洋亮;森勇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8 | 分类号: | B32B27/38;B32B17/10;C03C17/32;C03C17/34;B05D5/00;B05D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雾性 物品 汽车 玻璃 | ||
本发明提供满足良好的防雾性和耐剥离性并且外观也良好的防雾性物品和汽车用玻璃。所述防雾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透明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体上且构成的材料为含有硅原子、铝原子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防雾层,对于所述防雾层,通过下述的方法测定的35℃蒸气试验中的防雾时间(T35)为80秒以上,日本工业标准(JIS)R 3212所规定的泰伯尔磨损试验之后的雾度值的变化量ΔH为4.0%以下,以100℃保持500小时后的由JIS K 7373定义的黄色度的变化量ΔYI为3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防雾性物品和汽车用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塑料等透明的基体在基体表面成为露点温度以下时,由于微细的水滴附着于表面,因水滴而透射光被散射,因此,成为透明性受损的所谓“雾”的状态。作为防止雾的手段,迄今为止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已知通过在基体表面设置吸湿性化合物的层、降低基体表面的环境湿度来防止基体表面的雾。与此相关已知通过聚环氧化物化合物与固化剂的反应在基体表面形成吸水性的交联性树脂的技术。
认为吸水性树脂通过吸水而膨胀,在与基体之间产生应力差,因此,容易从基体剥离。虽然通过增厚吸水性树脂的厚度而吸水性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在膨胀时在与基体之间产生的应力也变大,因此,一般而言,防雾性(吸水性)和耐剥离性是一种此消彼长,仅满足一者时,难以说是实用的。
因此,要求一种以满足实用的膜特性的方式兼备高的防雾性和耐剥离性、耐磨损性的吸水性树脂,进行了开发。但是,如果想要以吸湿性树脂层满足高的防雾性和耐剥离性、耐磨损性,有时在使用中吸湿性树脂层的色调变成黄色,有可能基体的透明性降低或者外观性变差。另一方面,如果为了抑制变黄而制备固化剂、固化催化剂等,则存在膜特性降低的问题。实用上要求防雾性和耐磨损性均高的防雾性物品,但除这些特性以外,还要求外观也良好的防雾性物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08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提供满足良好的防雾性和耐剥离性并且外观也良好的防雾性物品和汽车用玻璃。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防雾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具备透明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基体上且构成的材料为含有硅原子、铝原子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防雾层,对于所述防雾层,通过下述方法测定的35℃蒸气试验中的防雾时间(T35)为80秒以上,日本工业标准(JIS)R 3212所规定的泰伯尔(TABER)磨损试验之后的雾度值的变化量ΔH为4.0%以下,以100℃保持500小时后的由JIS K 7373定义的黄色度的变化量ΔYI为3以下。
(防雾时间(T35)的测定方法)
将在透明基体的一侧的主面设置有防雾层的透明基体在23℃、50%RH的环境下放置1小时后,将所述防雾层的表面的70mm×70mm的方形的区域以距温水面的距离为85mm的方式以密闭状态设置在35℃的温水浴上,测定从开始设置到目视确认到由雾或水膜引起的应变为止的防雾时间(T35)[秒]。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汽车用玻璃的特征在于,具备弯曲的夹层玻璃、设置在所述夹层玻璃的凹面上的基底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且构成的材料为含有硅原子、芳香环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防雾层,对于所述防雾层,通过下述方法测定的35℃蒸气试验中的防雾时间(T35)为80秒以上,日本工业标准(JIS)R 3212所规定的泰伯尔磨损试验之后的雾度值的变化量ΔH为4.0%以下,以100℃保持500小时后的由JIS K 7373定义的黄色度的变化量ΔYI为3以下且以100℃保持500小时后的由JIS K 7373定义的黄色度YI2为3以下。
(防雾时间(T35)的测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