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外泌体蛋白EIF3A的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抗原性组合物和使用其诊断肝癌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52859.4 申请日: 2016-07-08
公开(公告)号: CN108473552B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发明(设计)人: 赵恩伟;许昌圭;黄海民;高正宪;林国镇;李慧贞 申请(专利权)人: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普默特株式社
主分类号: C07K16/00 分类号: C07K16/00;G01N33/574;G01N33/58
代理公司: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代理人: 崔佳佳;马莉华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外泌体 蛋白 eif3a 特异性 自身抗体 抗原性 组合 使用 诊断 肝癌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特异性结合作为外泌体蛋白的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3亚基A(EIF3A)的自身抗体,或包含所述自身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的片段,产生所述自身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具有所述抗原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并且特异性结合所述自身抗体的多肽,用于诊断肝癌的组合物,其包括测量包含所述自身抗体或其抗原结合位点的片段的表达水平的试剂,包括所述组合物的肝癌诊断试剂盒,以及使用该组合物提供诊断肝癌信息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通过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筛选肝癌治疗剂的方法。当将本发明的抗EIF3A自身抗体用作肝癌的诊断标记物时,仅使用非侵入性生物样品就可以高度准确性地诊断肝癌。此外,由于通过鉴定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容易地诊断肝癌,本发明预期有利于诊断产品例如肝癌诊断试剂盒的开发。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外泌体蛋白EIF3A(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亚基A)的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抗原组合物和使用该抗原组合物诊断肝癌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特异性结合人体内诱导的外泌体蛋白EIF3A的自身抗体或包含其抗原结合位点(互补位)的片段,产生所述自身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具有特异性结合所述自身抗体的抗原决定簇(表位)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用于诊断肝癌的组合物,其包括测量所述自身抗体或包含其抗原结合位点的片段的表达水平的试剂,包括所述组合物的用于肝癌诊断的试剂盒,使用所述组合物诊断肝癌的方法,以及采用所述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筛选肝癌治疗剂的方法。

2.相关技术的描述

为了诊断癌症,通过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研究,肿瘤标志物的离体诊断目前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结合内窥镜检查,诊断成像,核医学检查等。

用于离体诊断的有效肿瘤标志物应仅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来确认癌症的诊断,并应确定其进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肿瘤标志物是CA125,CEA和PSA,它们是在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并分泌的抗原。他们的血清浓度通过夹心ELISA测量。然而,上述抗原对癌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低,因此它们仅用作癌症诊断的辅助手段。

免疫系统通常诱导针对被识别为非自身的外来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或细胞免疫应答。但是,即使某物质在体内表达,在表达位点与正常位点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自身抗原诱导抗体产生,从而被分泌到细胞外,其表现出变形的形状,或者其特征与正常人的不同。据报道,在癌症发展期间,产生针对肿瘤相关抗原(TAA)的自身抗体,伴有异常的癌细胞生长。另外,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也发现肿瘤相关抗原诱导的自身抗体,因此,它们被认为是适合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此外,已报道了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在肿瘤发生期间诱导的多种自身抗体。在肝癌发展过程中,作为p53肿瘤抑制基因的负调控因子的MDM2(E3泛素蛋白连接酶)和作为具有多种功能的核蛋白的NPM1(Nucleophosmin1)诱导自身抗体。由于在乳腺癌,结肠癌和肺癌中暴露于细胞表面的糖链缺乏,MUC-1诱导高水平的MUC-1特异性自身抗体。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53%至93%的突变形式的p53蛋白在细胞中过表达并异常积聚以诱导产生针对p53的自身抗体。此外,在43%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现SOX B1,B2自身抗体。在使用EBV自身抗体诊断鼻咽癌的情况下,特异性和敏感性超过90%。

由于通过翻译后修饰的细胞外分泌或通过肿瘤位点的坏死细胞内蛋白质的胞外释放,新表位刺激免疫系统以诱导抗体,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最近证实,癌细胞利用膜囊泡例如外泌体作为细胞材料的细胞外释放系统,并且因此预期通过膜囊泡刺激免疫系统也可以提供能够诱导自身抗体的细胞内蛋白质。

与检测血液蛋白抗原相比,检测自身抗体的优点在于可以构建相对稳定的诊断方法,并且甚至在早期阶段也可以检测。只要目标抗原固定,检测方法就容易构建。因此,已证实当尝试通过多次检测自身抗体诊断癌症时,容易构建多重检测方法并且诊断效果提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普默特株式社,未经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普默特株式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